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房改:90年代中期,随着福利分房的取消,我国商品房市场开始高速发展。随着1993的税改,中央收了地方税收的70%,但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医疗等支出仍在地方,地方只能通过拍卖大量土地来弥补财政不足。在土地财政、银行资金大量涌入等因素下,房价暴涨。

土改时,国家把地主的房子分给农民,然后房子代代相传。到这一时期结束时,农民的房屋已经年久失修。在农村,家庭经济较好的家庭可以住简陋的房子,更多的人住茅草房;居民的房屋由国家分配。城市居民和其他国家建房,靠单位分房。但屋内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只有床、桌椅等基本家具,看起来简单整洁。

如今,一座座新楼就在眼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我们的保护伞。家家户户都通了水和电,不仅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还能用上电灯和电话,还能上网看电视,过着现代化的生活。

80年代,人们的住房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芦山县太平乡,1983年,当第一户居民在二楼和一楼各建了三栋砖混结构的房子时,在全乡引起了轰动。很多人觉得太吓人了,私人也敢这么奢侈,盖超过国家单位标准的房子。显得太招摇,太叛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私人住宅被建起来是不足为奇的。新建的木屋和砖混结构的房子在农村已经很普遍。但在新建房屋中,一般会加钢筋,加强抗震性能。即使是农民,房子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考验人。房间里有地砖和墙砖。厕所和厨房也趋向于城市的潮流。床上的席梦思床垫要用新颜色装饰。

油灯早已被人遗忘。电灯、LED节能灯、彩灯进入家家户户。电热毯、台灯、书、灯拒绝时尚。客厅的沙发、液晶电视、电话、音响、饮水机、茶几,处处透露着现代气息。许多人安装了电脑和无线局域网,互联网迅速拉近了农村人与外界的距离。

在农村,厨房告别了烧柴火的日子。过去,人们经常带着竹简和柴火去集市上卖。如今,这种商品早已灭绝。电、煤、煤气和太阳能已成为主要的生活能源。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冰箱、冰柜、电风扇、采暖炉、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

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单位职工住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住房面积增加,家具新颖。除了电视机顶盒,在山区,你还可以在房屋上和房屋前看到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天上的大“锅”和小“锅”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延伸信息住房市场化改革:1994年7月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将住房实物福利分配方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决定》的颁布,打开了城市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全面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出售,通过将原有的公有住房出售给城镇职工,逐步完成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1998 7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因为这个文件废除了实物分房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中国红网-特稿:改革开放40年衣食住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