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技术一代比一代有很大的不同。

缫丝是以生丝为经,各种熟丝为纬的平纹织物。制作时,先在经线上画出艺术品,再用更多的小梭子根据图案和颜色进行挖掘和编织。这种特殊的编织方式,使得图案与产品的素色、色、色之间出现一些碎痕、破洞,如同刀雕一般。宋人有“承空观,如雕象”之说,故又称“雕丝”,有时写丝、绢。中国的编织技术起源于西域。最早用于毛织品,后来用于丝织品。汉代出现了毛,新疆楼兰遗址出土了一块汉代走马毛。早期使用的毛纱粗而实,到了唐代变得更细。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中发现几何菱形缫丝带,说明最迟在7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有缫丝了。唐代的缫丝很少,而且不完全。就早期缫丝研究而言,辽缫丝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北宋相比,辽更接近唐朝。出土了许多辽墓,如耶律玉墓、代钦塔拉墓、法库叶茂台墓等。除了叶茅台墓出土的一条2米长的赤金山龙外,其余都是小件。辽代缫丝有以下特点:一是彩丝线和片金线基本织在一起;二、多以编织的形式出现(图1)。据考证,辽代的缫丝和唐代的缫丝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经纱用“s”强捻成“z”捻股,纬纱一般不捻(注1)。宋·洪灏《宋末故事》载:“自唐末以来,回鹘一直浸于微。在这个朝代的鼎盛时期,有居住在秦川的人作为熟悉的住户。女真人破了陕西,得知了弟子的燕山、甘肃、凉、瓜、沙。旧的都有宗族户口,后来被关押在西夏。.....并用五色线织成长袍。它叫克丝。太华丽了。”维吾尔族织工擅长织缫丝,在辽宁上京有一个维吾尔族的营地。缫丝大概是由回鹘织工传入契丹地区,在当地生产的。1.凤凰纹丝靴,廖,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图片来源/《辽丝》北宋至南宋初期,缫丝技艺由北方传至定州,再由定州传至内地。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生产,少府监督下的司文研究所设立“科丝佐”生产缫丝。技术上,在唐代挑、钩、抓梭子的基础上,发展了“结”的扎色法,即通过编织颜色相近、明度不同的纬纱来达到去晕的效果。到了南宋,缫丝技术达到了成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能够“随心所欲地制作花草动物”,于是开始被用来临摹和编织名人书画,画与画相得益彰,几乎混淆不清。明代张盛赞《清秘藏》:“宋人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断其每一丝痕迹,故事业有成,且不受机制。元代缫丝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来织造御容。御容原本指的是慈禧太后的画像,用于祭祀,但元代的御容也包括皇室重要成员。元代的御容制作有两种形式:绘画和织布。画御容是唐宋以来的传统,织御容是元代特有的。元代流失了大量的御容,保留至今的24个御容都是画。那么,御容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来编织的呢?按照元史的说法,织造御容是“为之织锦”。怀疑当时的织锦技术达不到这种效果。关于这一点,尚刚先生做过考证。从织造皇权的劳动力消耗、工匠和监工的籍贯、丝织作坊等方面进行分析。,他推定织造御容的工艺应该是缫丝,而不是织锦。(注2)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有元代丝绸《大维德金刚曼陀罗》。作品的主题是藏传佛教的形象,元明宗、文宗(图2)和他的王后作为守护神被编织在下端。画像只有20厘米左右高,但看起来很逼真,尤其是元代文人涂铁木尔的画像。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皇后》一书中的玉容画像(图三)相比,他们的长相与今天的摄影相吻合。2.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拿督维德金刚乘》中的元文宗像。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元皇后卷·元文宗像》,明清时期逐渐专业化缫丝技术,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尤以苏州为甚。明初仍实行节俭,缫丝一度被朝廷禁止,但《申报德行》后又重新流行起来。明缫丝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其短梭回纬技术,以极细的生丝为经,无捻或弱捻的粗彩纱为纬,用数个小彩纬梭根据花纹变换颜色,在经纱间穿梭。在明代,丝绸绘画和书法紧随宋轶之后,以精湛的工艺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到了清代,丝绸的品种日益丰富,黄金也得到开发。清代中期流行三色金丝缫丝,即在或深或浅的地中用红圆金、轻圆金银线配色,后期则以三蓝缫丝、墨缫丝较为普遍。用途:实用和装饰性的生活用品丝绸的最初用途应该是作为日常用品,如衣服、靠垫、餐桌地毯等。由于织造技术的限制,最初出现缫丝时,多用于制作窄条物品。比如唐代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几何丝带,就是跳舞俑的腰带,带宽1 cm,长9.5 cm。作为一种服装材料,丝绸经常被织成鞋子、帽子和其他小东西。辽墓中出土的有凤凰纹的丝盖靴、金水水波莲盖棉帽和摩羯座纹。到了元代,丝绸在服装中的使用量开始增加。根据文献记载,丝绸是作为一个整体生产的,并被裁剪成衣服。元代的长袍以云肩装饰,缫丝也是材料之一。在Rossi & Rossi Ltd .的藏品中,有两件元代的云肩缫丝。另外,缫丝扇在元代非常流行。明清时期,实用丝绸的用途进一步扩大,丝绸被用于制作被褥、坐垫、皮包、眼镜包等。装裱材料也可以作为与艺术相关的装饰和装裱材料,如包装抬头、书籍封面等。宋人小心书《董祺野史》、《绍兴御书风》载:“刊书法原作,汉、三国、二王、六朝、隋唐之墨,绢制,裱于阳台,青翠欲滴,大姜齿云白丝。另一位元代陶在《书画长卷》的《辍耕录》中写道:“锦丝为亭,丝为龙水,丝为百花救龙,丝为龙凤。”即使作为装裱材料,如果年景好,它也常常会被当作艺术品来认真对待..在故宫博物院的刺绣藏品中,有一件明代的《天禄锦》(原名小点天禄图,注3)。体积纵向29 cm,横向26 cm,原本是老专辑开头的加冕。清朝乾隆皇帝认出是宋代的缫丝,于是拆解,重新装裱成手卷,前后重墨。从附言中,我们可以知道甘龙对这件文物的年代和品种的了解。手书题“含华韵谷”,前后记《永天金鹿》说:“六币只为锦,古为周立臣。傅曾经听说过俞氏家族,而梁中可见吴人。第一件事就是制造,而且是可耻的。香光择佛,卷显灵。并在“以香择佛”一句后补充道:“内府名画大观集,为元代以前名家真迹。而宋朝在书的开头用丝绸刻了一个皇冠。之后,董其昌写了《后记云》,鱼雨不擅玛莎唐力之性,故未入选佛门领域,等等。这是旧画卷中第一次天禄锦满足,古香四溢,焕然一新。回答问题,我也拿香灯举例。"后来在后记《再论天禄锦》中说:"宋刻丝多次见,两者皆如画。从《手卷画心入门》的陪衬装饰可以看出,宋代的丝绸在清代是珍贵的,地位等同于绘画。艺术品因其栩栩如生的丝线,常被用来临摹、编织书画,通常被认为是书画的衍生物,属于艺术品范畴,在明代严嵩的《天水冰山录》抄本和清代内府的《书画集》中,丝线是和书画一起书写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它的精致已经超越了绘画。元代中期,胡祝曾赞曰:“皇朝必是能工巧匠,善织抑容,手艺非画所能及,前所未闻。”根据其功能,丝绸作为艺术品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宗教艺术供品,另一类是作为书画欣赏品。宗教艺术品多为佛像、经书等。早先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五代帛书《金刚经》,墨绿色,黄丝白柱,字体工整清晰。西夏黑水城遗址也出土了唐卡和一些小件,其中最著名的是俄国圣彼得堡艾尔米图什博物馆的绿母像和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的大黑天空中的唐卡。宋元时期也有很多唐卡幸存下来。* * *南宋丝绸挂毯《月亮上的帕尔马顿与朱巴像》(图四)收藏于布达拉宫。挂毯和绘画合二为一,形象生动。采用挑、结、钩等编织手法,整幅画面采用单线包边、平绘、间歇配色处理。4.南宋布达拉宫收藏的帕尔马顿月亮上的珍珠雕像。图片来源/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名人字画缫丝的价值是刺绣品中最高的,甚至高于顾绣。当时著名的缫丝大师朱克柔和沈子凡都以画缫丝著称。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有许多著名的书画作品,如朱克柔的《牡丹荷塘鸭图》、沈子凡的《花鸟画》(图5)。元丝中也有不少精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残帛《铜镜花屏》(图六),铜镜一角有一株彩色绣球树,美丽可爱,颇有宋代趣味。5-1.沈子凡《花鸟图》轴,南宋,缫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中国织绣服饰全集(1) 5-2。沈子凡《花鸟图轴》第六部。铜镜花屏残件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中国织绣服装全集(1)》缫丝的鉴定和收藏在艺术史上是很受重视的,但似乎收藏者鉴定起来并不容易,经常出错。上面说的“天禄金”就是一个例子。2065438+2008年底,上海图书馆举办“苍花绚丽——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艺术收藏精品文献展”。展品中有一幅九成宫醴泉碑刻(图7),为宋代拓片,民国时龚重装,翁方纲书写。在这本书的结尾,龚重新载入了题字。翁方纲和龚都认为宋代的书衣是用丝绸制成的,但实际上是缎,与丝绸的组织结构相差甚远。7.民国时期宋拓本编辑、龚重装的《九成宫礼泉之明》,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外观特征可以判断。缫丝是平纹织物,经纱贯穿织物,纬纱不贯穿整个织物,只在需要花纹的地方与经纱交织,即文献中的“整经断纬”。特殊的编织方法,使得缫丝的花纹、图案四周都有断痕和小洞,形成一条“水道”,笼罩着光线,十分清晰。当代藏家关注的缫丝主要有两类:一是以名人书画为粉的艺术品;第二,有早年的装饰品也不错。但有见识的藏家一般会避开以祝寿、结婚、生子为题材的作品。文字?涂李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注释1。赵峰,《辽代丝绸》,香港:木文堂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94页。2.尚刚,《故事:元朝的皇权能力》,书城,2017,第11期,第44-45页。3.关于更名原因,参见鲍明信、李晓军,《天禄津或麒麟补编》,《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第5期,第146-150页。本文发表于《古代美术作品集》2065438+2009期。原标题:《织到像,像生活:缫丝的历史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