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特点和艺术评价是什么?

在中国五大剧种中,黄梅戏以其抗日题材和爱情故事深受人们喜爱,黄梅戏文化中也有不少名人对其赞誉有加。那么学生们知道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吗?人们对他的艺术价值有什么评价?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大约从清末到辛亥革命。起源并流传到安徽、湖北、江西一带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调等,受地方戏曲(青阳调、徽州调)表演的影响,并与莲乡、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剧种。

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民间艺术形式“罗汉庄”和庆阳调、徽调的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有一种从小戏到这种戏的过渡形式,被老艺术家称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一组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戏,有的是被物“串”起来的,有的是被人“串”起来的。

“串场”的剧情比小戏更丰富,出现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肖丹、萧声三个小范围。有些老角色需要由郑丹、老盛和老丑来扮演。这就为这部剧的制作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这一阶段,黄梅戏逐渐走向职业化,从农村的草台班子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与京剧结合,在上海受到来自北方的越剧、阳剧、淮剧、评剧的影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排和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包括连续剧《文》、《红碧园》、《华丽苑》和《蜜蜂的故事》。

在音乐方面,对传统唱法进行了改革,减少了旧腔中的空话,使之明快流畅,使听众易于理解演唱的内容。取消帮助,试着陪伴胡琴。在表演方面,吸收和融合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序化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的,比如服装、化妆、舞台设置等,也比农村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在上海演出。几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演员。除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在黄梅戏唱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外,马兰、韩再芬等中青年演员也相继在舞台、荧屏、电视荧屏上展现了自己的英雄角色,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严凤英和王绍航合作主演的《天作之合》曾两次被拍成电影,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剧目方面,号称“36大剧,72折小戏”。该剧主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荞麦物语》、关、田贤培等。戏曲多表现农村劳动力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水桶等。

解放后,先后改编了《仙女下凡》、《马旭》、《罗怕记》、《赵》、《母亲的眼泪》、《三寻国府》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牛郎织女》、《历史剧》、《现代戏》、《春暖花开》等一批神剧。其中《仙女下凡》、《女徐》、《牛郎织女》等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和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主要有花腔和评弹。花腔主要演小戏,充满生活气息和民谣气息。原剧中的主要唱腔平词,往往是大段描写、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黄梅戏有两个大腔系统——花腔系统和平词系统。花腔体系脱胎于民歌,属于曲牌风格。平辞的体系起源于高腔、弹词、罗汉庄、道情、吹腔、徽调、京剧等声腔,属于板腔。这两大腔系根植于安庆地区的腔土。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在借鉴昆曲、京剧、徽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早期的黄梅戏从业者中,有成就、有史料记载的老黄梅戏艺人多来自安庆地区。比如蔡忠贤(已知最早的黄梅戏女演员,1821出生于望江县)、胡普亚(最早的黄梅戏女演员,1821出生于太湖县)、洪海波(出生于潜山县)、叶炳池(。

建国前,黄梅戏是在没有文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部分于本号的传统剧目被移植到青羊戏、越西高腔、京剧、徽剧中。

通过以上对黄梅戏声腔的形成、剧目积累的追溯、演员师承关系的追溯、黄梅戏历史演变发展的整体把握的论述,对黄梅戏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黄梅戏发源于安庆地区,在安庆地区诞生、成长、繁荣。声腔系统是一部戏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部戏剧以及属于这部戏剧的声腔系统的形成,都有一个不断吸收、借鉴、融合、扬弃、改造、循环,不断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艰难而复杂的积累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种或几种与本剧相关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审美趋向、生活习俗等音乐素材,是本剧的重要养分,从而加速本剧的形成。

如果把一部剧比作一条河,那么孕育这部剧成熟的音乐素材或素材,只能算是那条河一路上的支流。黄梅戏和黄梅采茶调的关系,就像河流和支流的关系。黄梅采茶调是促进黄梅戏成熟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黄梅戏的源头。

黄梅戏起源的史籍陆先生在《黄梅戏起源》一书中,列举了几个关于黄梅戏起源的传说。

图注:“黄梅戏是在怀宁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的时候,农民们都习惯于唱‘淮调民歌’来庆祝他们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民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奇2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过去,每到黄梅季节,经常会被洪水淹没,四乡的农民都会在此时举行拜神大会,以祈求丰收。会上出现了各种歌舞表演,以这种歌舞表演为基础的一种戏曲形式被命名为‘黄梅调’,因为它与黄梅季节有关。”

传说三:“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民歌调,即黄梅采茶调。”

以上三个传说,我认为前两个更符合历史真相,后者则有些牵强。很多人倾向于认同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因为谐音。当然,也有专家从音乐、剧目、老师传承等方面分析推断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但提出的论点和论据并不具有说服力,也承认由于缺乏参考资料,无法形成定论。

至于黄梅戏起源于何处,很少有人有兴趣去探究。这不仅是因为历史久远,文字资料缺乏,也因为一些了解情况的老艺术家相继去世,没有资金支持。也与人们普遍对黄梅戏的起源漠不关心有关。

综上所述,我认为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创作和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剧种跃升为全国著名剧种,并且在戏曲整体衰落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得益于黄梅戏艺术品格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