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观的历史逻辑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科学方法论的升华,也是人类文明特别是当代社会发展思想的成果,深深植根于发展实践。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基础和传承,即五大发展理念的源流,对于把握其理论的科学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大有裨益。

创新发展被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从思想谱系上看,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分析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提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社会革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来推动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是新时代革命的推进,意味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后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是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创新,所以也是改革的延续。我们可以看到,“革命—改革—创新”形成了唯物史观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历史过程。

从社会实践的源头来看,创新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中国* * *产党对当代社会发展挑战的回应。在基础制度相对稳定之后,创新就成了活力的源泉,这实际上就成了* * *学问。熊彼特1912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阐述了创新的问题。但是,能否有效促进创新,则是另一个问题。中国* * *产党的成功在于为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开辟了一条从解放思想的理论创新到改革深化的体制机制创新,进而将社会引入大众创造的发展新路。显然,这是一种深入时代本质的发展理念。

协调发展本身也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实际上是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极端表现。科学是为了创造和谐的社会发展。革命就是要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度设计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 * *富强的本质是解决自古以来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当然,对协调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协调机制的飞跃。

协调发展的要求深深植根于人类现代化实践。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普遍的现象。然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平衡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危害越来越大。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发展差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既体现了鲜明的* * * * *,也反映了现代化的共同症候。突出协调发展标志着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

绿色发展的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作为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归结为“两个和解”的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自身的和解。恩格斯于1843年底至1844+10月底撰写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首次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绿色发展这一基本矛盾。当代绿色发展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森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影响广泛,被视为人类环保的标志性警示。随后1973年召开了首届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宣言》,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思想成果被中国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94年3月,发布《中国议程21世纪——21世纪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全面推动其实施。从65438年到0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的战略。科学发展观形成后,可持续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些都为绿色发展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的实践源泉在于人与自然矛盾的上升。随着人类文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能力空前提高,大自然自我调节、自我进化的步伐和规律被人类入侵了数百万年。这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活财富和生存空间,也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绿色发展理念是锐化和破解当代人类文明困境和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物。

开放发展理念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构想的一种理念。人类社会现代化之前的历史是地区和民族的历史,处于分离发展的状态,而现代化则开始了人类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思想。他们说,资本主义“第一次创造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和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整个世界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因为它消除了过去国家的自然孤立。”它让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让分工失去了最后一丝自然本性。它消除了一切自然形成的关系(只要这在劳动范围内是可能的);它把这些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它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型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像闪电一样成长起来)来取代过去自然增长的城市。无论它渗透到哪里,它都会摧毁手工业和工业的所有旧阶段。它使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农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取代资本主义的* * *资本主义必然与世界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这种联系“* *资本主义只能作为区域性的东西而存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产阶级只能作为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东西而存在,正如* *资本主义——它的起因——只能作为‘世界历史性’而存在一样。当然,开放发展理念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是因为它面临着来自资本主义的严重威胁,包括封锁、包围和制裁,也受到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误导。

从人类文明的成就来看,在开放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也对开放的发展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最早的代表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他基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事实,论证了各国根据自己的绝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和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绝对成本”贸易理论。沿着这个理论,在20世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含义是,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调整贸易国的经济结构,而且可以改善各国的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缩小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为认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思想材料。

开放发展的实践基础在于人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开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发展经验和措施的借鉴等,都需要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实践也清楚地证明,不开放就难以推进现代化。中国* * *产党的贡献不仅在于认识到开放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还在于成功地将其付诸实践,即在两种制度的对抗、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中能够坚持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理论是有实践支撑的。中国* * *产党成功的对外开放实践,升华了开放发展理念,丰富了理论宝库,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内涵。

* * *享受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美好社会的核心内容。科学诞生后,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为什么缺乏* * *享受,如何实现。所以,* * *享受发展是彻头彻尾的原则,是核心的价值追求,是辨别真假的试金石。

* * *享受发展是科学思想的升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平等的角度更加关注这一原则。他们认为:“平等的义务对我们来说是资产阶级平等权利的特别重要的补充,它使平等权利失去了真正的资产阶级意义。”强调“平等作为* * *产品主义的基础,是* * *产品主义的政治论证”。同时,经典作家还论述了真正平等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是从形式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但按需分配只有在* * *产品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即“像奴隶一样强迫人们服从分工的情况已经消灭, 以至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消除了,个人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和综合。

享受发展的理念是科学平等理念的当代提升。第一次用* * *和富裕的性质来定义,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列为两个根本支撑。十八届五中全会把* * *享受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时,明确提出这是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 * *构成发展,* * *最后享受发展,从发展的最终结果,也就是它产生的社会效果上保证了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无论用多少方式方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多少社会财富,价值的追求最终都要通过社会财富的享受来实现。

* * *当代有着强烈的发展现实需求,这尤其体现在对现代化以来社会发展中贫富分化日益扩大的反思和矫正上。从全球来看,虽然当代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全球40%的贫困人口只能分享到3%的财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在2013年,超过14.5%的人口(约4500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过去的10年里,首富的收入增长了80%以上,而其他所有人的收入只增长了6%。2013年,贫富收入差距几乎达到了近80年来的最高值。两极分化既是过去的挑战,也是今天的挑战。

中国* *产党的成功实践,在于开辟了* * *发展的新时代。从计划经济下对平等的追求,到市场经济下* * *享受的实现,尤其是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对一个时代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放弃市场这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会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多的生产力;但是,利用市场会引发是否重蹈资本主义两极分化覆辙的问题。坚持* * *享受发展的理念,既是对理想的坚守,也是对新路的探索。在利用市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防止两极分化已成为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在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好比让市场经济失活,消除它的负面效应甚至毒性,让它适应。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和风险,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巨大成就。在政策措施方面,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公共服务、实施扶贫、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特别是应对市场失灵的挑战,大大超越了传统的通过计划分配实现* * *享受的模式,正在走出一条* * *享受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