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结局是怎样的?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活捉张士诚,立丁应天,建立明朝。

作为一个军事家、智者、钦差大臣,刘伯温深知自己一向嫉恶如仇,得罪了李善长、胡等权贵,明白“有伴如虎”的道理。

等到天下安定,刘伯温决定隐退,于是辞官归隐故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事态并没有像刘伯温想象的那样发展。他忧国忧民,最终酿成大祸,因为他老了,不是舍恩。

一、隐居山林还同情百姓,不期麻烦犯了罪,自污自灭保病。

刘伯温隐居深山,销声匿迹,与朝廷断绝一切往来,却以饮酒下棋为乐,只过了两年清静闲适的生活。

刘伯温退守家乡青田时,青田“谈洋”凶险,是走私犯、逃兵、逃税者的藏身之地。刘伯温关心家乡父老的生活,让儿子刘炼进京,并邀请朱元璋在谭洋设立巡检司,维护治安,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一举动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

不久,发生了周党山领导的山地暴动。刘伯温让刘炼把这件事上报给皇帝,刘炼直接越过中书省上报给朱元璋。

但是,他不和别人争论,却有人和他争论。胡向来心胸狭窄,对刘伯温竞选丞相时投下的反对票一直耿耿于怀。胡现在已经升任左丞相,权力大到视权力如生命。因为这件事,他非常生气。他双眉紧皱,脑海中浮现出他的计划。

胡悄悄派心腹到青田,唆使一个巴结自己的地方官登上皇位,说刘基看中了“谭洋”的王权,想在百年后据为己有,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拒绝,他就让儿子请求成立巡检司,于是顺理成章地驱逐了当地百姓,达到了“说外国”的目的,从而激起百姓造反闹事。

胡还振振有词地描述了“谈外国”的吉兆,触及了朱元璋心灵的痛点。朱元璋的一个想法是:刘伯温能以奇功帮我朱元璋夺得天下,他就有能力为他的后代留下一条成就大事的道路!那样的话,我们朱家界岂不是要变色了?

朱元璋向来心狠手辣,对危害国家的人毫不留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拿了刘伯温的薪水,发函惩罚他。

为了挽救一家人的生命,刘伯温不顾64岁的体弱多病,决定亲自向皇帝谢罪,于是行程两千里,行程五天。风尘仆仆、黄脸婆的刘伯温终于战战兢兢地站在朱元璋面前。一见面就跪下说:“老臣死有余辜,有罪臣敢渎,惹皇上生气。”

朱元璋见刘伯温无可争辩,自暴自弃,怨恨平息,暂时放下。体弱多病的刘伯温通过了考验,留下了孤注一掷的努力。为了打消朱元璋的疑心,刘伯温只好留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