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双向分解的内容有哪些?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都在努力认真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有“不确定的目标”,有重点、难点、易错,抓不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实现。老师怎么知道学生学的怎么样?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如何评价和衡量一堂课的学习水平?如何监控学习质量和学习情况?这些现象。而使用“双向教学目标明细表”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老师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第一次听到“双向列表”这个名词,是在2013的一月。当时学校请了郭景阳教授来讲课,并发出了“双向详单”。当时我就觉得无所适从。后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尝试做了一个单元《课堂教学双向详单》。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难,有点辛苦,但是结束后发现自己有所进步。同时,我也通过“双向详单”发现了自己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目前我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很贫乏,但至少对双向列表有了实际的了解。我也是从一开始就觉得麻烦、辛苦、困难,到现在认识到“双向列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意义,打算用科研引领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以下是我实践一年的一些初步认识:

一、以学生为本,导学目标——导教师教,导学生学。

要想上好课,备课是关键,设定目标是第一步。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的设计、习题的选择、课堂测试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

在每个单元教学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本单元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然后放入“课堂教学双向明细表”,让每节课的目标更清晰、更准确、更恰当,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老师指导有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能及时反馈和调控,同时让每节课的程度有可操作的标准,让课堂教学可控、适度。以我们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双向单”为例。分为教学目标清单和评价目标清单两部分,对教学内容和达成程度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在纵向的“目标分解”中,本课知识点分为听、说、说、写、语言功能、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每节课的知识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分解,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总体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研究课程资源,对学科有整体把握和划分。横向“学考层次”列出了学习层次和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目标的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要求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对每个知识点的思维斜率进行分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成绩的高低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对于第二个目标,学习层面要求知识点能够应用,评价目标明确用选择题、填空题、答题来检测达标程度,都是应用层面的题来检测。纵向的“目标达成”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上面“目标分解”中的目标基本对应,但并不完全相同。学生的“学习目标”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在“目标达成”中,也指出了学习的重点。通过制作这个表格,我的课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从知识、能力、主题三个维度来进行的。

二、设计过程和问题——监控“如何实现目标和个体关注”

根据“双向教学目标明细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每个目标引导相应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这样,即使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但基本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方向性是明确的,每一步的进度都考虑得很清楚。课堂上因琐碎的语言和追求形式而造成的无效时间可以降到最低,教学过程中自我监控的优化可以有效实施。

三、检查学习情况,测试评估——监控“目标达成率”

学生学什么比老师教什么更重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课堂基本测试题,分配到每个班级,每节课五分钟,全面测试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便于学生自我监控,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试题的设计依据是“评价目标明细表”。然后,在日常作业中,也要把每节课预先制定的知识和能力点体现出来,主要是做课外基础测试题,加以提高。最后,在阶段测试、期中和期末复习考试中,将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反复循环,不断提高,体验学习的成效,感受学习的快乐。

目前我已经制定了两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双向明细表”。其简洁具体的课堂质量控制方式,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实用性和适宜性,使课堂的每一个基本环节都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上,具有清晰、规范、可操作的学生和教师自我监控方式,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减负增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