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的故乡河北邯郸说

资料显示,蔺相如幼年因洪水,随母亲逃往磁县羌村。长大后在赵成亲,晚年去世后葬在羌村。

蔺相如在赵国几十年,在赵国都城邯郸周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如:中华街南门里小区的“蔺相如归巷”;蔺相如的老家在邯郸县城西南6公里的林家河村;邯郸西南16公里处的“蔺相如墓”;丛台公园湖北岸的蔺相如拜七仙庙;蔺相如的后代来自明朝以后磁县北加比乡北加比村的北方祖籍。这些都成为后人缅怀先贤、启迪心灵的珍贵丰碑。

关于蔺相如生前在邯郸的记录,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蔺相如在邯郸的主要遗体描述如下:

蒋香河遗址:回车巷

归巷位于邯郸市丛台区街社区,位于战国时期赵家南门里路以西。战国时期,赵尚卿、蔺相如在此为廉颇将军进车让路。车道东西走向,宽2.3米,在古代是一车之隔。巷子深约300米,两边是20多间原官邸。后来由于历代搬迁,城市改造,西段被拆除。目前东端仅剩75米左右,两侧新建古院落约十座。

回归巷就在这里,历史上地方志中有很多记载。据《明万历邯郸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二年,邯郸县令苏察曾在巷壁上嵌刻“蔺相如归巷”石刻。宽0.97米,高0.49米(1957年房屋改造时将石雕拆下嵌在水泥座上,文革中被毁)。清雍正《邯郸县志》也载:“归巷,在南门。据说蔺相如引车避此,故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杨·《邯郸县志》中也记载了南门的入口巷。目前,会车巷东端南侧,1981处,由市政府出资,在原墙上用石雕建成了纪念碑广场。广场背靠西墙,重檐青瓦,顶上石柱,青石为根基。高4.5米,南北宽2.3米,深0.55米,宽0.75米。车间内有一座后巷纪念碑,高1.63m,宽1.1m,厚0.27m。唐振宇执笔,舒丹,张镌刻。纪念碑广场两檐之间的墙上,有一块“蔺相如归巷”的石刻,是原河北巡抚李所写。

邯郸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开始恢复赵时期的相关景点,并将后巷所在的原赵“御街”规划为古赵文化一条街。该街起于邯郸学园,止于南门外的菜市场,全长约2华里,已陆续开工建设。现在,除了对向辉巷东段的古院落进行改造外,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20米× 15米的向辉巷文化广场。广场西接御街,东、南、北三面建有仿古风格的二层楼阁,是赵特色的字画、工艺品、文具、纪念品商行。

蔺相如旧居林家河村

蔺家河村,位于邯郸市南十公里,隶属邯郸县蔺家河乡。这个村民据说是蔺相如的老家,但地方志却记载为他的老家。清雍正《邯郸县志》载:“城中,有林家河、林家河村。”“传为蔺相如旧居”。民国二十八年,杨撰《邯郸县志》曰:“林家河,城西南二十里,亦村名也。相传是蔺相如的旧居。”"林氏家族曾在此居住过. "今日邯郸(1984)地名志有:林家河,位于县人民政府14.5公里处...相传战国时期,赵翔的故乡蔺相如就在这个村子里。因为村子旁边有一条河,所以取名林家河。据《老县志》记载,蔺相如的旧居在城西南。清同治年间,邯郸县的凌影写过一首诗《蔺相如家》。

目前,林家河村东南角的关帝庙旁,仍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宅。村民说这是蔺相如的家。村子虽然叫林家河,但是没有林家。相传在秦国灭赵之前,蔺家河后裔蔺相如为了躲避蚩的追杀,受蔺相如的委托,采用了他的姓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村里的关帝庙里还有一座功德碑,用来重修明代的关帝庙。纪念碑上刻有许多捐款名单。村民们说,这可能是逃到外地的林家在老家建庙捐的,但也不排除当时村里住着林家的人。

磁县羌村蔺相如庙

蔺相如寺,坐北朝南,环境幽静,前面有小溪潺潺流过。寺内有三个院落,分别是戏楼所在的前院、大殿所在的中院(寺院)和陵墓所在的后院(墓院)。它占地约5英亩,有30多栋建筑。

第一个入口是前院。我们面对的第一个建筑是古戏台,东西长15米,南北宽10米。舞台下有一个30洞。因为建在河边,南侧的桥台标高大概有五六米高,非常雄伟。

穿过券洞,沿主神路进入中级人民法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山门,是一座复式建筑,将古代经典牌坊与传统的卷帘堂有机结合。山门正面“蔺相如殿”四个镀金大字由当代书法界副主席刘炳森题写,山门正殿两侧对联有据可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写:“精忠报国,一代名臣;勇照山河,义满坤。”;中国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的书《功名在太行山,后人功成名就;琼玉寺的圣贤们,向四面八方的和岳,“对联”。

过了九级石阶,进了山门,就是中级人民法院,也叫庙院。主体建筑为赵尚卿、林公祥的香堂,面阔,三明五暗,三间进深,南有前廊,北有后楼硬山连体建筑。

穿过大厅,走下台阶,或者从大厅两侧,都可以进入墓园庭院。这是名垂千古的地方。

磁县羌村蔺相如墓

蔺相如墓位于邯郸市磁县程楠乡钱强村,是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原墓地占地约20亩。从南到北依次是剧场、山门、香亭、赏堂、墓碑、坟墓。蔺相如墓呈圆形,高约十米,周长约100米,四周翠柏松树环绕。后来由于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陵园逐渐变小,享堂屡建屡毁,先贤遗迹感凉。

蔺相如墓,呈花园状,坐落在宽阔的方形平台上,寓意天圆地方,象征着蔺相如的精神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在不远处的林墓前,矗立着一块黑色的青石墓碑,上面写着:“林之末,赵尚卿林公祥之墓”。这个铭文真的很耐人寻味。如何解释「森林的尽头」这个词?因为出自一位老人记录的碑文,所以至今仍有不同意见。一个音译解释为“近终”,指的是蔺相如的晚年;另一种解释更合理,说是“夕阳下的不毛之林”。因为蔺相如葬在羌村,秦国攻打邯郸的时候,蔺相如带着家人离开京城,傍晚时分来到羌村东南的一片不毛之地。在草丛中过了一夜后,他在羌村南岸抵抗秦军,然后隐姓埋名进村,最后葬在羌村。

蔺相如的墓地在羌村。《史记》虽无所载,但不少地方志对此记载甚详:(1)明代嘉靖元年(1525),《广平复志》记载:“蔺相如墓,观云,在邯郸县金华县南白村,庙所在,墓毁。(2)明代嘉靖元年(1522),《张德县志》载:“林上卿如羌村墓。”(3)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磁州志》载:“蔺相如赵尚卿墓,位于州西北石立强村,此处尚有三塔,塔间有造像,墓在殿后。”(4)民国二十八年(1939),杨撰《邯郸县志》曰:“蔺相如墓在城西南三十五里,言林上卿如墓,已失。”(5)民国二十九年(1940),黄撰《曾修磁县县志》曰:“赵尚卿蔺相如之墓,位于县城西北羌村,内有三座古庙,庙后为墓。清雍正六年,受文保。"

不仅上述地方志记载蔺相如墓在羌村,清嘉庆二十四年《安阳县志》记载蔺相如祖先在安阳县徐家沟乡岗西村,但记载“惟蔺相如墓不在此。”这段历史记载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作为蔺相如在羌村墓的佐证。如今,蔺相如陵园原根据地内的戏楼、山门、画廊、赏堂厅、墓室等建筑和设施相继修复,形成了一个集戏楼院、庙堂院、墓室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在正殿两侧的廊室中,建有历代名人像蔺相如纪念馆。千年名地羌村蔺相如陵园有望成为赵文化的光辉载体和国家级名胜古迹。

蔺相如纪念馆-七仙庙

七贤祠,是为纪念战国时期赵的七贤而建,位于邯郸市丛台公园的湖北侧。

七贤祠是由原来的三义祠和四贤祠合建而成。其起源和变迁的大致轮廓是:三重寺存在已久,但原寺难考。据史书记载:“程英死,吴钊为之祭城,春秋宗祠为之,永不失。”司马迁没有写出建立神社的具体时间。明万历十九年,县令卢龙云重修丛台下的“三重殿”。清雍正《邯郸县志》载:“三义殿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牺牲程英,公孙杵臼和韩傕。郑原名“三忠祠”,现为知县,以为赵朔、和的好友韩傕也列为大臣。忠诚度似乎不稳定,这就更重要了。”县志还记载,知县郑复修县城南门外的“三仙祠”时,原拜廉颇、蔺相如、李牧,后加马务大师赵奢,改为“思贤祠”。民国二十八年(1939),杨撰《邯郸县志》。民国十一年(1922),驻军孙裕兴、乡绅王文山何三义、四贤在丛台湖北岸建“七仙祠”,为三间宽一间深的卷轴式结构。1981在从台北重建,是琉璃瓦建筑,深一室,宽五室。建筑面积131平方米,占地面积524平方米,有高约两米的韩傕、程英、公孙、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彩色雕像。七仙庙门楼有前国务委员、副总理方毅题写的匾额,七仙庙院内有“邯郸碑林”。嵌立碑刻42处,其中七仙庙碑刻2处,是研究邯郸文化和七仙庙的珍贵史料。

蔺相如寺(香堂)

至于供奉蔺相如的寺庙,由于影响很大,分布很广。邯郸大地上的许多郡县,尤其是邯郸、磁县的乡贤祠,都有尊享祭祀,祠庙供奉的是羌村蔺相如陵园的蔺相如祠,即正殿。该寺在明清县志中均有记载。现已恢复原址的蔺相如香堂正殿,是一座相连的硬山琉璃瓦建筑,面阔,三间隐室,三间深室,南有前廊,北有后楼,十分宏伟。基石是在蔺相如生日(中国农历七月二十日)和每个月的王朔日奠定的,但七月二十日是最重要的。

蔺相如后代的分布区域

据磁县北甲壁乡北甲壁村明代林氏族谱记载:“先祖(蔺相如)居邯郸,留羌村,(后人)迁磁州村。”明代蔺相如的后裔林皋,据记载于洪武初年由柯泉迁居加比。

从田野调查来看,蔺相如的后人主要分布在邯郸一县一区,即磁县和峰峰矿区。其分布的村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明初,蔺相如的后裔林皋从河南柯泉迁居加比,世代繁衍,形成了明代以后蔺相如后裔在邯郸的祖居。全村6000多人75%以上是林姓,有保存完好的林氏祖坟、林氏祠堂和林氏族谱。第二个是林高的二儿子林成和三儿子林让分别迁出的村子。根据北甲壁村的《林氏族谱》记载,林皋生了三个孩子,分别取名广、成、珍。为了缓解地少人多的矛盾,除长子留在外,次子林澄率家迁往磁州市鼓楼西侧,三子林让率家迁往峰峰矿区彭城镇林家庄,逐渐形成了林家胡同,即林家的住所。这条胡同的形状很特别,一个入口,五个院落。相传这条胡同的林家在清朝咸丰年间出过举人。第三,由于各种原因,村落从加比分散开来。如峰峰矿区义井镇珊迪吴村、邻水镇石桥村、大余林家沟村、磁县石春营乡上七元村等。

此外,邯郸各县区还有一些林姓家庭。相传,这些人除了外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蔺相如的后代,他们在战国赵死后,迫于形势改变了名字和姓氏,后来逐渐恢复了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