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白居易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作家。他被誉为“诗人魔术师”和“诗人之王”,他的诗歌在中国、日本和朝鲜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曾祖父迁居。他的祖父黄白搬到了河南新郑。唐代宗大理七年(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寨村(今东郭寺)。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被誉为“香山居士”。五宗会昌六年(846)八月,白居易病逝于洛阳,终年葬于洛阳香山。浮云不出名好住,运气好。男生讲解《长恨歌》,胡二会唱文章《琵琶行》。文章充斥着人们的耳朵。曾经,我很难过。“有71卷的《白长青集》。

晚年白居易为官至太子,谥号为白符、白文公。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要及时写,诗要为事写”,写了许多哀叹时代、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元和时为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一生写了很多诗,其中以讽喻诗最为著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一个能解释的老太婆”。在叙事诗中,《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著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广为流传,从宫廷到民间,名声远播新疆、朝鲜、日本。白居易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晚唐的皮日休、陆龟蒙、聂、罗隐、杜荀鹤,清代的王禹偁、梅、苏轼、、陆游、吴、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诗歌的启发。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别了古草》《钱塘江春游》《木江歌》《忆江南》《大林寺桃花》《与李十一醉》《忆元九》《知中书省》《长相思》《岳阳楼题》《割麦观与宫》。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他写了60首诗,新乐府,秦中吟,真正做到了“只唱使人恶心”,“句句必调”,与杜甫的“三官”、“三别”齐名。然而,他仍然写了许多好诗,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还有白堤纪念他。晚年,他还写了一些小字。他送给刘禹锡一首诗说:“不要听老歌,听新词《杨柳枝》,这说明他曾经写过一些新词。其中一首《花不是花》,相当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