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国有企业的变迁。

中国国有企业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萌发和发展起来的新企业形式。建国前的根据地工业和建国后的没收国民党政府官僚垄断资本,赎回民族资本,形成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源头。国有企业经历了建国后前3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27年的变革。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积累了深刻的矛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复杂焦点。

27年的改革进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功,但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一开始对“改革的春风”的满满渴望和赞美,到后来对改革的观望和叹息,再到近两年对改革的批评和广泛质疑,改革在评价上面临着“质变”。对改革合法性的评价正在动摇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这两年改革饱受诟病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主要的改革领域中,国企改革、医疗制度、住房制度、股票市场、教育产业化等一直备受诟病。从汹涌的舆论浪潮来看,对国企改革的批评首当其冲。因为它涉及到国有企业数千万职工的就业和失业,涉及到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涉及到是否存在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是否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否损害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政权性质,是否判断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都在焦点之中。要求重新评估和反思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呼吁终止中国的整体改革。

2005年7月29日,谷及其助手被司法机关拘留,结束了始于2004年的“郎顾之争”。同时被一些社会团体理解为中国国企改革的失败。在此之前,2004年6月5438+10月,权威研究单位撰写的《科龙在中国20年发展与企业改革》研究报告称赞科龙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典型。典型崩盘,代表人物入狱,国资委(SASAC)全面叫停国企MBO,全面清查国有资产流失。有关人士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和“郎咸平教授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回答,是深层次的社会弊病。此间媒体舆论和网络新闻曝光了数十起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被掠夺的案例,国企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被上升到改革的整体层面,其合法性在舆论和道德上饱受争议。此外,股市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还广泛涉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这很容易让人们质疑和谴责整个改革。在这些质疑和声讨的背后,无一例外地指向改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对改革的“共识”似乎越来越少,但质疑改革的理由似乎越来越多。改革的压力在困难中加大,步伐越来越慢,难以继续深入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迫切需要重建改革的正当性,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国有企业改革是党和政府进行的重大改革之一,是符合社会现实和经济规律的重要举措,是审时度势,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问题的正确选择。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阶段性成果。但这两年,对国企改革的批评影响很大,改革的理论和动力一再落后。不能忽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让改革措施被国外新自由主义理论所左右。更要警惕把改革中的错误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系起来。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改革中的诸多问题,用广泛的事实和深入的理论来说明改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进而提出解决问题、推动进一步改革的方法和路径,避免前功尽弃,重新赢得社会对改革的支持和信任,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好的舆论氛围、技术方案、操作思路和精神准备。这显然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第一部分:建国前30年国有企业制度回顾。

一、国有企业的来源

中国的国营企业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解放区的公营企业,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军工企业和贸易企业;第二,没收带有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三是没收敌伪企业(包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伪满洲国企业和汪伪政权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述企业先成为国有企业,后由民族工商资本通过赎买方式组建的国有企业加入。国有企业,也就是国有工业,有保障国家财政支出的任务。所以按计划报生产销售,收购后再安排生产配送和销售。有多少民品,多少军品,卖多少,卖多少,交多少,都有详细的安排。企业归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保证人民、军队和政府的基本支出和需要。因此,企业不是独立的经营实体,而是政府的直属机构。国有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二、文革前十七年国有企业的状况和体制形成过程

19511 2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体制问题的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决议》,明确在党委领导下,党管行业,厂长负责落实。1958大跃进后,第一书记全面搞工业,1960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66之后的十年,文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造反群众领导企业;第二,革命委员会管理他们;三是军队介入企业,实行军管会和军宣队管理。到1972年8月,部队回归,国企回归到原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下的管理。文革时期实行统一领导,没有经济工作。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工作组织。1976文革结束后,企业从政治组织恢复为生产组织。

1978年4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企业实行党委领导、厂长负责,并增设总工程师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四大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从1979逐步启动。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80根据中央精神,国家经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对一批工业企业进行了领导体制改革试点。198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条例》。虽然仍由党委领导,但党政的权责划分体现了厂长的团结,从而为实行厂长负责制逐步做好了准备。1982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工业企业基层组织暂行条例》,明确企业党委是企业的核心,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是企业的三大原则。

1981-1982,全面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主要是利润留成、盈亏自负、以税代利、自负盈亏。1982提出了企业领导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解决了长期以来领导班子年龄偏大、人员偏多、学历偏低、专业人员偏少的局面,并进行了初步调整。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国有企业将逐步实行厂长负责制。

1984 10中共中央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很明显,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明确政企关系,各级政府原则上不再经营企业。

1984 165438+10月,在少数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是上海乐飞音响(信息市场论坛)公司。

在65438年至0986年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试点的基础上,65438年至0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广承包责任制。

1988、为了规范国营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今年2月,国务院公

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实行保死保底、保交保留、超收自补的原则。企业承包人的年收入,视企业完成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情况,可以高于本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1-3倍,甚至更多。在此期间,该国在许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主要包括: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计划;采取调放结合、重点放开的价格改革方针;改革统收统支制度,主要是变利税、变拨款为贷款;建立金融市场,首先要开放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推进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是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失业保险试行;工资总额和效益上下挂钩;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改革开始了,包括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

四、党的十四大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1992之后,国家试图为国企改革注入新的活力。1993 165438+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一是以大小型企业为重点,搞好一批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一般小企业。二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将现有企业改造成为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股份制企业,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探索政企分开,解决试点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发展和规范各类就业中介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1993 65438+2月29日,国务院公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8月4日,1994,国务院公布《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特别规定》。这两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的公布,导致了中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的产生,中国的股权分置和上市公司与股东之争由此开始。

1996 6月24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关于优化若干城市企业资本结构的请示》。自此,下岗再就业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特征。在领导体制方面,企业实行公司化制度,开始建立董事会、党委、监事会和总经理的马车机制。

1997 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

通知》,强调要求选派党委书记、厂长、董事长,党委书记、董事长可由1人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分别配备的,可交叉担任副职。

1999年,国家决定重点扶持1000家国有企业,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还有两大类九大措施在全国全面推进改革。两类措施是指改变所有权的措施和不改变所有权的措施;这九项措施是:吸收部分外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二是将其改造为股份合作制;第三,鼓励跨行业、跨地区兼并;四是在不改变企业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五是通过公开竞价,有偿转让企业股份;第六,鼓励中小企业招商引资和嫁接改造;七是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破产,清偿债务;八是管理混乱、经营不善的企业委托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托管;九、原有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可以继续保持原有企业模式,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2000年以来,全国国企改革分类指导,困难老企业出售、盘活、做强;退二进三,出城入乡等改革措施;国企产权改革的进度越来越快。地方中小国企改革走在前列,这些企业大多因为长期贷款过多、亏损严重,成为地方财政和银行发展的巨大压力。改革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为银行盘活资金发挥了积极作用。

动词 (verb的缩写)回顾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27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应该与我国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开放和发展结合起来。第一,中国的对外开放体系。1980建立的经济特区制度,于当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此后其他三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这导致了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的广泛发展。1984年,国务院批准14沿海开放城市;1986年,将闽南的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三角转为经济开放区;1987,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1990,上海浦东新区开放开发;此后,长江沿岸、沿海内陆等许多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开放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同时,在经济互动过程中,外资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不断冲击中国国有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中国国有企业在竞争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回顾改革开放27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应该与中国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乡镇企业主要来源于文革时期的集体工业。文革后,他们的生产计划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在能源供应上不能和国营企业一视同仁。原料分配的调节价和电价比国有企业高,所以乡镇企业必须率先进入市场。乡镇企业发展的困难,决定了他们首先成为改革的对象。改革体制,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私营企业,承包经营,或出售给个人或企业职工,乡镇企业改革成为乡镇企业成长的动力。一些乡镇企业在亏损或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被改造成个体私营企业。自负盈亏、自求原材料、自开产品销路,决定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在寻找产品和市场发展自己的空间,制度的弹性是企业的生命力。在竞争中,在市场全面扩大的同时,乡镇企业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灵活的营销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尤其是体制的拖累严重挫伤了企业。

回顾改革开放27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应该与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体私营企业来自没有固定职业但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自乡镇企业倒闭后自谋出路的工人,来自原来效益不好的街道企业,来自其他类型不能实现首次就业的人。个体私营企业诞生时,以贸易为主,生产企业相对较少。生产企业大多机器简单,劳动条件差。有活就干,没活就散。这是一种市场调节的状态,企业是能工巧匠的师傅。它的出身决定了它没有地位,没有保障,所以只能处于最后的立场。企业必须实行按劳取酬、按单办事的劳动制度,这就决定了企业要坚定地发展自己,从其他企业忽视的边缘领域做起,从利润极低的小产品做起,逐步发展壮大,提高产品档次和规模。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中,个体私营企业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远落后于个体私营企业。

详情请参考:/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