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的故乡清河县在哪里?

宋江因为某种原因杀了阎婆惜,被官府抓走了。在哥哥宋庆的陪同下,逃到沧州柴进的别墅里避祸,遇到了宋武——

宋江扶起韩,问道:“足下是谁?高姓?”柴进指着:“这人是清河县人。吴、宋,排名第二。我已经来了一年了。”宋江曰:“多幸,多幸,久闻武二郎大名,今日却在此相见!”(《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柴进留衡海郡,景阳冈武松杀虎”)

在这里,我们从柴进口中得知,宋武是清河县人,这也是《水浒传》中第一次出现清河县。然而,水浒传的故事并没有在以后的清河县展开。然而,因为它是著名的梁山英雄宋武的故乡,所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那么,梁山泊中的清河县在哪里?

很长一段时间,提到清河县,大多是注意到它属于周恩,北宋河北东路,入金后改为大明府,元代属于中书省大明路,明代划归广平府,即现在的河北清河县。在2006年出版的《水浒博览》中,孙敬全先生写“清河县”,也说:“北宋时,属河北东路周恩,即今河北清河县。”作者在《谈梁山泊今昔的一些地名》一文中也遵循了这一理论(见《梁山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2.1版,第305页)。

但是看了水浒原著,按照书中描述的清河县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这里从“文史”的角度。

《水浒传》中出现了清河县的名字,集中在二十三、二十四次,连续出现了十几次。虽然只是从对话中带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写出来,但是从这些对话中很清楚的看到了它的地理位置。

《水浒传》第二十三章至少有三个证明,这个清河县不是今天河北省的清河县。第一次,我写了《宋武想家了,要回清河县看哥哥》,离开了沧州。“我在路上走了几天,来到了阳谷的地面”。第二次,我写宋武在“三碗不过关帮”饭店“前后喝了十五碗酒”后想过景阳冈,饭店不让他去,说帮会上有大刀片,来不及出来伤人,已经“破了三二十个大汉名”。宋武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个景阳山我来过至少10、20次了。我什么时候听说有大bug了?”第三次是在宋武打死老虎之后。“知县见他忠厚善良,想奉承他。他说:‘你虽然原籍是清河县,但只离我阳谷县近。“今天我作为老板加入你怎么样,”"。

众所周知,河北省清河县在沧州西南170公里处,阳谷县在沧州西南260公里处,中间隔着东昌府。清河县在阳谷县西北110公里处,从沧州到河北省清河县绝不会经过阳谷县。再者,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110公里不能称之为“唾手可得”,清河县的宋武也不会经常路过阳谷景阳冈,“路过一二十次”。也就是说,《水浒传》中清河县的地理位置一定是在阳谷景阳冈以南不远的地方。

对此,清代程慕衡也在他的《水浒传注》和《景阳冈》中写道:

景阳冈在清河县北部,已经过时了。是丘陵地带,没有树木,也不陡峭,和今天不一样。

这里程慕衡明确写的是清河县北的“景阳冈”。景阳冈在阳谷县地面上是没有争议的。所以《水浒传》中清河县的地理位置也应该在阳谷县的南部。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水浒传》故事发生的时代,还是在《水浒传》作者的时代,阳谷县南部都不存在清河县。那么,《水浒传》里写的清河县是什么情况呢?聊城市文化局的廖伟先生对此进行了考证。

在今天的阳谷县西南,有一条古河道叫清水河,俗称清河,是蓟河的支流,后来被黄河吞没。清河旧路有个清水河村,距离阳谷只有17公里,就是现在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镇的驻地。这个村子是一个古村落,历代都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南北朝时期,檀道济北伐曾在此。

《台前县志》第六章“军务”第一节“古战”记载:“刘宋元嘉八年(公元440年),状元将军谭道济奉命迅速救援滑台(滑县)与毛秀会师。谭道济入侵清河,被魏军将领孙昌达、孙道生占领。在清水河一带作战30余次,大部分魏军获胜。峰堆,原名谢佳陵,是谭道济隐居的地方。后来又转战到郡东的高凉亭杀了魏冀州,使司兵库大获全胜。谭道济《唱备沙》传世为古今奇计,即此役。”还传说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在此居住。

由此可见,清水河镇存在于公元440年的今天,这里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战争。是历代军事重镇,历史沿革悠久,知名度很高。北宋的宋武就是在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长大的,自然养成了“仗义执言”的习惯。元末明初,《水浒传》作者自然知道“唱备沙”这一古今奇谋,熟悉这个发生过重大战役的重要地方。清水河镇历史如此悠久,历史地位如此重要,成为《水浒传》中清河郡的原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可以理解。《水浒传》中虽多次提到清河县,但从未提及其归属。原因是一个清水河“镇”升级为“县”。首先,这是出于对宋武的尊重。第二,很好描述。自然很难说明它的归属。

毫无疑问,《水浒传》中宋武的故乡清河县,位于河南省台前县下辖的清水河镇,东平湖水库西北。

《水浒传》在元代流传,明代编成一本书。在沧州写的,宋武和宋江说要回家看哥哥。他们先乘船沿(运河)从沧州——阳谷张秋到台前县清河乡老家,经过景阳冈见在阳谷做官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