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史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广阔,湘西苗族就是其中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苗族在服饰、节日、婚姻、丧葬、娱乐、礼仪、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第一,服装

湘西苗族古装男女差别不大,都是“五颜六色”;身着花衣,百褶裙,长发,赭色花手帕,船形花鞋,各种银饰。

清朝雍正年间,政府下令“衣服要分男女”后,变化很大,很多人甚至换上了汉人的衣服。比如今天永顺、龙山两县的苗族,在服饰上就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芦溪等县,苗族服饰仍各具特色。

苗族男子的服饰比较朴素;头上裹着一条布手帕,穿着一件对襟大衣,长袖子和小袖子,短裤子和大裤子,喜欢裹蓝色的脚。头帕有两种:绿帕和花帕。手帕有一尺多长,有三尺之多。缠起来,多是十字形,大如帽子。衣服的颜色有格子,全蓝,全蓝等。,其中以格子布最有特色。通常有七个按钮。有些年轻人穿多达七件衣服,让人羡慕他们的富有和大胆。最外层衣服只扣最下面一对扣子,第二层衣服扣最下面两对扣子.....依此类推,直到最里面的七对扣子扣好。这样从外面就能看到层层叠叠的新衣服,别有情趣。

与苗族男性朴素的服饰相反,苗族女性的服饰非常精致复杂。

Toupa:苗族妇女的Toupa因地而异。凤凰县的苗族妇女有一条三尺多长的短手帕。从额头一直包到后脑勺,连耳朵都包在里面。花垣等县的苗族妇女喜欢用黑手帕(戴白帕以防父母亡故),折叠整齐,包裹整齐,不偏不斜,末端打结,恰到好处。吉首县苗族妇女头帕杂,凤凰县毗邻地区用花帕,花垣县毗邻地区用黑帕。泸西、古丈、吉首东部的苗族妇女戴白色头巾。手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简单、美观、独特。所谓“头帕上有四角,四角绣飞蛾”就是指这种白手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按原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银饰最常见。从佩戴的部位看:银帽、银盆、凤冠、素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皮带扣等。,还有手镯和戒指一定要经常戴。从造型上看,耳环只有一种,有瓜子挂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挂瓜子耳环,耙子耳环,龙头瓜子挂耳环等等。

衣服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腰长腰大,袖大袖短,无领。袖口大约一英尺或更长。在胸前和袖口上,习惯卷、绣或穿纱,并加栏杆花瓣。有的还需要在叉和挥的前后两侧边缘绣上挖云钩。服装款式都是全排扣,没有双排扣。制作一套苗族女性内衣需要几十个工作日,通过缝纫和刺绣,制作精美。裤子短一些,裤腿大一些。裤筒边缘的滚边、刺绣或纱线支数与衣服相同。礼服又长又宽,绣线布满废边,还有滚动的栏杆和大大小小的花瓣,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鞋子上满是刺绣,头大嘴大,后面是穿用的耳朵。

解放后,在一些苗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影响很大,一些年轻人也换上了汉服。

二、节日庆典

湘西苗族的节日和大型活动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赶上年。农历正月,湘西苗族最热衷赶年货会,日期由各地自行决定。赶上过年了。那一天,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前往现场。一年一度的集市上,人潮如潮,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们不仅可以交换材料,还可以参加或观看荡秋千、舞狮、玩龙灯、爬刀梯等活动。年轻男女也更多的利用这个机会互相做爱。更有甚者,歌女们各显其能,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说古道今,唱歌相和,或互贺,或讲传统故事,或即兴新词。唱的人越多,兴趣越高,听的人越多,精力越旺盛。即使下着大雪,天寒地冻,一年一度的交易会也会如期举行。

2.三月三号。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这一天,苗族人自动聚集在约定的唱场,参与唱歌对话、听歌、跳舞、看舞,玩得不亦乐乎。

3.赶上清明。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会,又称“清明歌会”。相传由于苗族散居在深山老林,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在偏远的汉族地区兑换,经常上当受骗。因此,苗族人同意以清明节为他们的场地,互相交换材料,同时会见亲友。这边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

清明节有一个传统的中心场地。吉首东部苗族赶上清明节,其中心会场在每年的丹青清明节上。届时,苗族歌手会双手托腮演唱,你方唱罢我登场,喜气洋洋。有的唱到天黑还不肯开完会,唱了一夜。

4.看龙场。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的那一天开始,每天都是看龙El,以前叫观龙日,然后每天看侵日,男女老少都休息一天,积极参加。如果你在这一天干农活,这是一个禁忌。所以苗族人非常重视“观龙”。

5.4月8日。“四月八日”是凤凰县落巢井乡一座小山的名字。传说在古代有一个苗族首领叫雅仪,他领导苗族人民与统治者进行斗争。他曾在现在的“饮血坳”里组织各村苗头喝鸡血,发誓要团结战斗到底。并同意4月8日在一座山上集会。起义后,起义军连连获胜,直抵四川、贵州。次年4月8日,雅依布心在贵阳喷泉附近去世。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方便苗族人民在每年的4月8日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雅仪的功绩,为战争死难者扫墓。清朝甘家苗族起义后,统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举行这一活动,使苗族失去了一个极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4月8日”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

6.六月六号。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是苗族人民纪念自己的六男六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有六男六女,繁衍后代的祭祖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凤凰县落巢井一带的苗族人都会在沟梁山举行盛大的歌会。花垣、吉首等周边县和贵州松桃、铜仁等地的苗族人也赶来参加。参加会议的人数往往达到两三万之多。

7.七月七日。这是苗族的传统鼓会,在吉首、矮寨坡、古丈等地最为流行。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苗族人穿上新衣服,聚在鼓场,敲鼓,跳舞,纵情欢乐。

8.赶上秋天。捉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节日之一。每年的“立秋”,苗族人都会停下手中的农活,穿上节日的盛装,邀请朋友相伴,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田,参加或观看各种娱乐活动。传统秋农场有吉首县矮寨农场、花垣县麻栗场、凤凰县沟梁山、泸西县潭溪、梁家滩。这一天,秋场上的人群摩肩接踵,山坡环绕,人影晃动,百花盛开,歌声袅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追秋的由来,有人说“立秋日”,也有人说“荡”。相传,很久以前,苗寨里有一个叫八桂的人。大甲的年轻人正直、勇敢、善射,人人敬仰。一天,他外出打猎,看见一只山鹰从空中飞过,于是他拉开弓,用箭射中了山鹰,同时扔下了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得很精致。一看就知道是聪明漂亮的苗族姑娘做的。巴吉达雅决心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在村民的帮助下,他设计制造了一个可以同时坐八个人的风车形状的秋千,并取名为“八人秋”。初秋的这一天,他邀请远近村庄的男男女女来玩秋天游戏。荡秋千本来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八桂大以为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八桂大的愿望实现了。在秋天的田野上,他找到了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感情,结为夫妻,生活十分幸福。此后,人们纷纷效仿,每年都举行这种活动,选择情侣,形成了“追秋”活动。

9.樱桃俱乐部。庙山有许多樱桃树。每当春天樱桃成熟时,年轻的苗族男女会在樱桃林中聚会并唱民歌进行社交活动。这种活动在苗语里叫“六必娃”,中文字面意思是“摘樱桃”。花垣县和保靖县的一些苗寨最受欢迎。

10.跳香党。香条会流行于吉首、古丈、芦溪、沅陵一带。当它举行的时候,它主要是关于跳舞和其他娱乐活动。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多彩的民族,自称“目”、“孟”、“达木”、“大吉”。他说有几种情况。一是根据服装的颜色分别称为“红苗”、“花苗”、“白苗”、“黑苗”;二是根据其所居或所种的作物,称之为“高地苗”、“八寨苗”、“栽于江苗”。三是旧社会统治者对他们的侮辱,如“生苗”、“熟苗”、“麻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广西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的5.5%,占广西人口的1%,居汉族、壮族、瑶族之后第四位。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桂北、桂西北和桂西与湖南、贵州、云南接壤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就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着灿烂淳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苗族经典文化

苗族文化

苗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由于千百年来没有文字,这种文学只能口头创作、表演和传承,所以口头文学成为苗族文学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数量庞大。在许多口头文学中,有诗歌、故事、寓言、谜语、笑话、顺口溜等形式。

苗诗强调音韵,包括五言体、七言体和长短句。语言简洁、和谐、匀称、全面、易懂。它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苗族民间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欢迎和送走至亲好友时,男女谈情说爱,甚至充当媒人,调解纠纷,制定村规民约,教育子女,描绘家谱和家规,有时还会用诗词表达。工作时也用诗来娱乐,工作后用诗来消除疲劳。

创世歌:是一首很古老的童话歌,主要讲述天地日月的起源和万物的生成。这类歌曲包括《创世之歌》和《万物起源之歌》。

祖先歌:主要描述人类的出现,族群的起源和迁徙,如《人类起源之歌》、《洪水》。这类歌曲的主题积极进取,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婚嫁歌:反映了苗族从通婚到婚外婚姻,从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兄妹结婚,在全国广为流传;黔东南州的开婚礼歌、男女结婚歌、改嫁歌;《接女婿歌》、《遵义送别歌》、《黔北》等。

迁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迁徙史,所以都有自己的迁徙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黔东南的翻山越水,松桃铜仁的向秀马修,黔西北的杨璐话,桂阳的格罗格桑。松桃、黔东南的迁徙歌曲反映了这一宏大的场面,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激烈斗争。它是一部英雄史诗,对研究苗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供讨论的歌曲和词:反映了古代苗族的社会组织,主要描写各种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劝人除恶行善。

生产劳动之歌:随处可见。其中黔东南州最为完整,有刺绣歌、植棉歌、纺织歌、蜡染歌、酿酒歌、造船歌等。主题积极向上,多为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库格:是一首关于阶级和民族的诗。有的指责土司,有的指责地主恶霸,还有很多声讨政府。

起义斗争歌:又称抗联歌,多为控诉旧,歌颂人民反抗。比如黔东南的之歌,黔南的,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这类歌曲激情澎湃,充满斗志。

情歌:是青年男女恋爱时唱的歌。文字含蓄优美,充满了抒情性。有表白,问答等。,而且大部分都是表情。

由于没有文字,历史上苗族的文字文献多以汉文书写,数量很少。建国前仅见于湖南及川东地区。近年来,贵州发现了一些苗族文人诗词。清康熙年间,道真县小里梅江进贡学生张、、、张曼德等都以作品闻名,他们都写有《荫山居》诗。在金平县两江乡也发现了清代苗族学者龙绍讷的诗作,包括1878出版的《两川集》四卷,集中了作者的主要诗文。内容多描写苗族乡侗寨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民国时期,雷山县著名苗族学者梁居武也写过一些诗。他的政治散文充满了少数民族的感情,揭示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无能为力和经济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培育下,苗族人民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学创作队伍,涌现出一批苗族作家。他们的许多作品在国内获奖,有些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受到好评。在民间文学的研究、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方面,也有一批自己的人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音乐

苗族音乐包括民歌、芦笙、唢呐和秦晓,其中以民歌和芦笙最为常见。

历史歌曲:多为中老年人演唱,有朗诵形式,往往唱一段,讲一段道理。歌词也很长,从几十到几百行到上千行不等。比如创世之歌,祖先迁徙之歌,婚姻寻根之歌,理智之歌等等。历史歌曲在黔东南州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曲调丰富,节拍鲜明,浑厚有力。

情歌:一种民歌,由青年男女演唱。曲调很多,柔美,抒情,一般都是低声唱。有的地方如六枝、青龙苗族情歌也有豪放的特点。

格非:因其唱腔高亢而得名。一般来说,青年男女交流时都是两人一组唱歌。也有的是业余时间,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即兴独奏,也有许多人合唱。即使相隔数百米,听众也能清楚地听到歌词。这种歌在黔东南最有名。

丧歌:是对老年人正常死亡的一种悼念歌曲。旋律是悲伤的,歌词的意思是悲伤的。当歌手唱到悲痛的时候,眼泪往往会流下来,听者往往会泪流满面。黔东南、黔中南部、黔西北、黔北都有苗族。六盘水苗族的丧歌更是有名。

苗族音乐曲调大多是从传统唱法中传承下来的。著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曲调的更新,而在于歌词的创作、修改和完善,所以曲调变化不大。到处都有著名的歌手。已故黔东南州雷山县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掌握了苗族古歌、民歌的传统唱法,会唱几首民歌。他写的歌词有几千首,其中光是韩苗的新歌就有1300多首。

乐器

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在古代苗族中非常流行。到了近代,除了湘鄂川黔边区的苗族还在其他地方广泛使用。芦笙调也是苗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调,而且往往因地而异。传统曲调有几种,如舞曲、代歌、询歌、祭歌,每种都有几个曲调。舞曲的节奏比较轻,给人明显的抑扬顿挫感。歌曲的旋律柔和委婉,有结尾。询问歌曲调缓慢,节奏清晰。

除了芦笙,还有唢呐、芒管、琴、笛、箫、锣、鼓。各地广泛使用唢呐,并配有大鼓和皮鼓。在松桃、铜仁、思南地区,唢呐被广泛使用,是该地区苗族的代表性乐器。经常在节日和喜庆时演奏,有30多个曲调,主要用于其他地区演奏丧歌。流行于雷山、丹寨等县的芒果管,是在单管上安装铜簧,穿入竹筒而成。大的是从树干上挖空的,长约六尺,直径六七寸。小的是竹筒,长两三尺,直径三四寸,起着深沉的音响作用。笛子、箫和部都是用单一的竹子制成的,一般只有五个音。除松桃、铜仁、思南外,其他地区仍在使用铜鼓,特别是雷山、台江、麻江、平塘。秦在苗族中并不常见,仅在威宁、台江有,丹寨地区有古葫芦。还有一种贵州西部的竹口琴,长约三寸。锣和鼓在各地广泛使用,大小不一,多用于节日。

跳舞

芦笙舞:是全省除铜仁地区外最具代表性的苗族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北宋时进入宫廷演出。大队形主要有两种:两排成一条直线和一圈。在前吹笙的几十名男青年引导下,几十至上百名女青年跟着芦笙击掌节,三步并作一步后退,依次绕着会场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