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两极对抗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两极格局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造成的。

1949年北约成立,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初步形成。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成立华约,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的终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疑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繁荣的东方集团,截至今年3月,只有中国、古巴、老挝、朝鲜和越南六个成员国。在很多人看来,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意识形态胜利,等于社会主义的终结。西方国家进一步介入前苏联和东欧的内部事务,企图使那里的演变“不可逆转”。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正在向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施加压力,公开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并以接受西方价值观和“促进民主化”和“尊重人权”为条件,强行改变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

苏东剧变虽然使国际* * *资本主义运动经受了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符合国情,与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划清界限。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社会主义整体的失败,因为现代资本主义仍然充满矛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在法国、葡萄牙、希腊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 *生产党认真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目标,队伍稳定,社会支持率回升。在俄罗斯和东欧,* * *无产阶级运动在经历了混乱、动荡和分化之后,出现了一些复兴的势头。例如,俄罗斯* *在1995年2月的俄罗斯大选中获得22.31%的选票,约占国家杜马席位的1/3,成为新一届议会第一大党。在第三世界,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高度集权的传统体制。他们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这表明社会主义正在获得活力。因此,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正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