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口的演变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长缓慢。

从公元2年的6000万到1850年的4.3亿,总数只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率只有1‰左右。

2.跌宕起伏。

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份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

比如西汉初期,8世纪初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过去几十年到一百多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都能达到7 ‰-10 ‰。

复苏阶段可能会有更高的年均增长率。

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可减少50%以上,年负增长可高达50 ‰-100 ‰。

3.人口发展是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从自营到年初,达到6000万。

第二阶段,从东汉到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

第三阶段,中唐到五代,12世纪初突破1亿,13世纪初达到1.2亿。

第四阶段,宋末元初至17世纪明朝,总计两亿多。

第五阶段,明末清初人口下降,18世纪初恢复,19世纪中期达到新高峰4.3亿。

第六阶段,在经历了近百年的下滑和低增长后,5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增长。虽然70年代后速度有所放缓,但近几年仍超过654.38+0.2亿大关。

第二、三阶段的倍增时间是1300年,第四阶段是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第六阶段只有40年。

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地主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总是高于农民和整个人口的增长速度,所以它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王朝的延续而越来越高。

5.人口增长的种族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汉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普遍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所以汉族和农业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人口增长也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