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莆田一年要过两年?过年两次是什么历史?

对许多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一度的节日。过年的时候,你可以得到一年中最长的假期,和家人团聚,见到很多久违的亲朋好友。但是,对于莆田人来说,一年可以过年两次。发生了什么事?莆田人两次过年有什么历史渊源,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过年习俗?

莆田从明朝开始就有独特的民俗,就是过年要老两次,分别是三十岁和初四。莆田初四(仙游部分地方初五)会和大年三十一样,规模会和大年三十一样隆重。这是因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入侵莆田,四处杀戮掠夺,直到次年正月初一被齐家军击溃才返回。由于大家都去外地避难了,不能过年,所以决定在初四晚上补上。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人们在除夕聚会,正月初四称为“除夕”,也叫“办年夜饭”。时至今日,很多在外地工作的莆田人,总能把工作拖到元旦,想方设法拖到元旦,以纪念400多年前这段真实的惨痛历史。

这种特殊的过年方式,无论莆田人在哪里生活工作,都会遵循这个习俗,这是莆田唯一的习俗。

莆田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由于历史原因。农历需要两年。一般来说,有两年的习俗只是最初的“兴化府”,流行于今天的莆田市(四区一县)。如今延伸到大部分讲莆田话的地区,以及旅居海外的普济人;现在即使是在莆田定居工作的外地人(比如中铁二局的很多临时工)也是入乡随俗。

除夕夜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要申请年货,贴春联(一般传统是白字春联,原因另说)。除夕夜,一家人围着灶台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莆田被称为“早晨的第一天”,就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去郊游,拜访朋友,或者参加各种活动;

正月初二:【南丰友情提示:莆田人不喜欢第二天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而我虽然不住在莆田,也拒绝朋友第二天来访】一般只参加户外活动,但如果第一天在亲戚家过夜,就另当别论了;

正月初三:是正常的春节假期,可以去朋友家做客;

正月初四:这是莆田人一年中最大的一天(大部分,有些地方是初五),相当于除夕补灶。莆田人俗称“大龄”,除了春联一般比除夕更隆重热闹。

正月初五:相当于正常的正月初一,但在当今社会,这一天一般是莆田人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一般在正月初六开始上班,所以现在也不是很隆重。

正月十日至二十日,莆田人在闽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扰元宵的习俗。不同的是一般不固定在正月十五。但热闹程度不亚于闽南,这也是我每年元宵回老家的原因。

莆田,古称兴化,是八闽古宅之一。历史上人才辈出,被誉为“文学名国,海滨邹鲁”。古兴化府,由莆仙两县组成,拥有2000多名进士,是历史上著名的科举国家。不仅如此,莆仙当地的民俗文化多样而独特,很多都保存至今,成为莆仙人津津乐道的精神财富。

莆田几乎每年都有民俗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省* * *公布了第五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大项目名录。此次莆田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9个项目,涉及传统艺术、传统技艺、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四大类,分别是鼓乐、春节过年习俗、仙梁港海祭、钱四娘信仰习俗、公户信仰、兴化米粉制作技艺、铜雕、丝珐琅、仙游竹刻、仙游绘画技艺。

春节对于蒲来说有着双重意义,他更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之外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老了”。在莆田过完除夕,正月初四或初五,莆田人会郑重地再来一次“老了”。莆田“年纪大”的习俗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已经代代相传了400多年。这种习俗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历史与传统民俗结合在一起,自然将民族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