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都江堰有哪些主要的历史影响?

都江堰工程主要用于引水灌溉和防洪,同时具有输水和城市供水功能。它把岷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引向雷宇山的东侧,使成都平原的南半部不再受洪水的困扰,而北半部则没有干旱。

千百年来,岷江在这里化害为利,造福农桑,把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靠人,无荒年”的“天府之国”,进一步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都江堰初期以航运为主,灌溉为辅。《史记·河渠书》记载“成都中部,此渠可行船,用灌浸,绰绰有余,百姓从中受益。”正因为如此,岷江和长江可以通航,岷江上游盛产的木材也可以运往成都,使成都成为自秦朝以来四川的交通中心。

除了水运的效益,都江堰在农业灌溉方面的效益也随着灌溉渠系的发展越来越被世人所倚重。岷江左岸的水源从雷宇山东侧的宝口口流出后,沿着李冰挖的两条干渠流向成都。西汉时,蜀郡太守文翁新开一条干渠,将岷江水引至成都平原东部。

东汉时“王川源”被“凿通二十里”,使灌溉渠延伸至双流牧马山高地上空。同时,岷江右岸的引水渠系在李冰时代开辟的杨沫的基础上延伸至成都平原的西南部。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汉代,都江堰灌区已经从秦朝的郫县到成都,发展到彭县、广汉、新都,灌溉面积“万余顷”(汉代的1顷,约为今天的70亩)。《汉书地理志》指成都平原,说“民以食米鱼,不愁年景,风俗不悲”。

唐朝时,益州刺史石在开凿运河上花了很多钱。此后,经过多次整修,灌区的渠系越来越密,灌溉面积不断扩大。都江堰的作用从此变成了农田灌溉。

宋代时期,都江堰灌区发展显著。据王安石《鲁君墓志铭》,京东刑狱。COM”,当时的灌溉面积至少已达到两州两军12县,其中仅卢光一人就负责灌溉面积17千公顷(约为今天的1377千亩)。清代灌溉面积达14县,约300万亩。

到民国时期,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灌溉面积为26375438+0,000亩;1938(民国二十七年)出版的《都江堰水利概要》描述了受益于杜江堰的田地“覆盖川西14县...约520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的灌溉系统继续扩建和改革。1960年末,灌溉面积达到678万亩;到20世纪80年代初,灌溉面积扩大到龙泉山以东,修建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858万亩。

此后,灌区的进一步改造使灌溉面积扩大到6543.8+00多万亩,总引水量达6543.8+00亿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工程。

扩展数据:

相关历史遗迹

都江堰周边古迹众多,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玉雷关、凤栖窝、斗溪台等。

二王庙位于雷宇山脚下,被称为“雷宇仙都二王庙”,是纪念李冰父子的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崇德寺。后几经复兴废立,清代重建后命名为二王庙。寺内有许多与李冰父子和都江堰工程有关的匾额、对联、石碑。

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二雄宝殿、祝寿殿、圣母殿、老君殿、魁星阁等,依山势布局穿插于山野之间,从所有寺庙均可俯瞰都江堰全景。全寺拜楼美阁,立于江边,气势磅礴。2008年5月12日,二王庙古建筑群在汶川地震中全部倒塌,并按照清朝建制进行了旧貌换新颜的修缮。

在塔北端的最高点有一座龙符神庙。传说李冰父子在治水的时候,降服了河里的恶龙,锁在了桩下的伏龙潭里。后人立庙祭拜这一举动。

此观创建于晋代,北宋初年更名为伏龙观。现存的三重殿是清代重建的。大殿内有一尊李冰石像,1974年在江新发现,东汉建宁元年(168)雕刻。它高2.9米,重4.5吨。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胸前有铭文和雕像。

安澜桥,俗称索桥,横跨岷江都江堰。在过去,竹子被用作电缆,木桩被用作支撑竹电缆的桥墩。用木板和电缆铺成,总长500多米。该桥建于宋以前,明末毁于战乱,清嘉庆年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