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历史教科书

前言:

“翰林院”中的“汉”、“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著名作家的《富贵赋》。所谓“翰林”,就是指“寒若珉如林,人聚一堂”的意思。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始建立到随着清朝的灭亡而被废除,这个充分体现儒家文化传统和中原封建专制政权特点的中央机构(即国子监)在历史上延续了1100多年。“翰林院”从最初的“杂居”的小规模官方机构,到具有决定性的封建统治机制,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代人的钩磨。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得益于它的存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构才能更加稳固高效。

历史进入明清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翰林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逐渐走到了尽头。尽管如此,它给统治者带来的效率却是前朝所无法比拟的,史料记载:“翰林之盛,前代无与伦比。”可见,朝代越晚,其历史研究价值越高。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以清代“翰林院”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借助相关史料,探究其时代特征。

01.清代国子监的规格与职责如文章开头所述,国子监只是唐初设置的一个小规模的官方机构,所谓的“杂押刑”可以从字面上理解。那么,为什么唐代的“翰林院”要在史料中用“杂留加征”这样极具贬义的词语来评价呢?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这一时期“翰林院”的规格、等级和职责了:

首先,就职责而言,唐代的“翰林学士”主要负责起草密诏制度,这一时期成功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没有具体的官阶。说白了,你进来的时候什么官阶都一样,就是不方便保持原来的官阶,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个“翰林学士”(又称“学士”)的头衔。此外,唐代“翰林学士”的选拔也存在诸多荒谬之处。比如,我相信大多数人认为能进“翰林院”的,基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很有才华的人。但在这一时期,除了才华横溢的文人之外,其他文人如医卜、季芳、书画,甚至和尚道士都可以进入“翰林院”。这也是为什么史料中会有“翰林初置,杂留刑”这种贬义评价的重要原因。

到了清代,由于国子监经过了历代的精心打磨,相对于唐朝,清代的国子监在规格、职责、人员选拔上都有了系统的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翰林院比作一家上市公司,那么唐朝的统治者就是公司最初的创始人,而明清的统治者才是真正把公司发扬光大并成功上市的最终“创始人”。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得益于明朝的覆灭、农民军首领的战略决策失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清朝的统治权益迅速从关外一隅扩大到整个中原。在此之前,满清统治者虽然已经效仿明朝,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统治机制(如“内三院”),但与入关后所面临的辽阔疆域和复杂的统治局面相比,该机制明显缺乏效率。因此,对原有的统治机制进行再次筛选和完善,成为这一时期统治者的又一个“新课题”。在这种形势的包围下,顺治元年,清朝正式成立了国子监。具体历史记载如下:

(翰林院)院学士任专官,汉员1人,礼部侍郎衔。考勤有两个学士,考勤有两个,考勤有两个,编辑、剪辑、审核、庶吉士五个工作人员。经典著作两部,孔子一部,都是汉人做的。(各官等级)晋学士三等,士读书教四等,士读书教五等,编从六等,校订七等,审订七等。裁大夫,奉书,奉信。——《清稿》与“林茨典故”

翰林书院述评

功能上,清代国子监肩负的任务比较重。据史料《清世祖实录》记载,清代国子监掌管:

宴会结束后,我会发言,写一章;外文书籍由四译馆的官员打译;审视庶吉士;列出教庶吉士的题目,带着问题送到内阁;编译各种书史;列出编辑岗位的职称,送内阁题字;凡考、乡考、武考考官,列职称,带题送部;写一封诰信,列出翰林官职、内阁的头衔;填写翰林官及其派遣、俸禄、忧、假等问题。,并写出每个部门的情况;以及侍直、侍课、跟随、糊黄、修玉蝶、持信、教内库、上陵、送礼、授衔、写信等权利。

02.清代进入国子监的途径清朝时期,普通人进入国子监只有三种途径,即科举、特批(推荐、特考等。)和清末的“洋翰林”。在这三种方式中,科举考试最为普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本文重点介绍科举考试方式)

首先,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参加科举无疑是大多数普通人进入“翰林院”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尽管如此,它仍然有一套极其严格的选择标准。一般来说,要想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首先要参加“考试”。在这个阶段,候选人是各省举人。通过考试后,考生需要马上参加复试,从复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才能真正有机会参加“宫考”。所谓“宫考”(又称“科举”),由皇帝亲自监考,考场一般设在故宫的保和殿。由于规格最为特殊和严谨,这一轮考试也是整个科举制度的最高水平。一般来说,有幸参加宫廷考试的考生,朝廷都给了一个爵位和一份俸禄,这就足够了。

然而,参加“殿试”的人,尽管能力超群,但要成为真正的“翰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殿试”的最终成绩一般会分为前三名,只有前三名(即状元、状元、状元)才能在“殿试”公布后直接被授予“翰林院”的资格,即状元被授予翰林院的编修职位,状元、状元被授予翰林院的编修职位。当然,科举第一名迪美和国子监第一名也可以在国子监就业。此外,迪美和3A的候选人是由统治者根据他们在国子监,科举考试和复试的成绩选择的。有幸被选上的人可以在国子监附设的普通堂学习,称为“庶吉士”(名额不定,一般每科30至40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被皇帝选中的人都可以进入普通博物馆,但严格来说,这些人(即庶吉士)并不是直接进入“国子监”的官员。所以真正在宫考中入选的“翰林”只有“宫考”,甲等前三,二甲第一,韩文第一。

顺便提一下,这里提到了“庶吉士”。清朝统治时期,历代皇帝其实都很重视“庶吉士”的选拔。这群人虽然不是正式的“翰林”(经过三年的学习,“庶吉士”有机会到“翰林院”工作),但和其他文官一样,这群人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正如顺治皇帝所说:“我制定了一个检讨过去的制度,每次科考都要选庶吉士在图书馆学习。所以求典故,写文章。清华作为选举人,偏向于不同,过于常规。但要品行端正,文章过硬。”由此可见,“庶吉士”的入选对清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们不得不越来越感叹:在清代国子监“混碗饭吃”的不易!别说参加宫考,就连“考”前必须通过的“县考”、“府考”、“乡试”三关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