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政府的竹简是在什么时候最终被纸质书取代的?

东晋

晋代的纸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白度提高,表面更光滑,结构更紧密,纸薄,帘线明显。金代造纸术的进步,纸张质量的提高,从当时文人咏纸的诗词赋中可见一斑。例如,阿津人傅贤在《纸赋》中写道:“丈夫是一种东西,它是美丽而珍贵的。诚实是规矩,干净是真。内含张云藻,真的很温柔。拿别人的缺点,以为自己是新的。拿了就舒服,放弃了就卷起来。可以屈可以伸,可以不动声色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麻纸是用破布做的,但它是白墨色的,价廉物美,写成书后可以卷起来。

如果说汉代还在使用书写材料,纸作为一种新材料还不足以完全取代简牍,那么到了晋代,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由于可以制造出大量洁白、光滑、方方正正的纸张,人们不再需要使用昂贵的丝绸和厚重的竹简,逐渐习惯用纸书写,最终彻底淘汰竹简。东晋统治者已经明确规定,官方的书写材料要用纸,所有的朝廷奏折都不能用竹简。

如桓玄(公元369 ~ 404年)废晋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楚,随即下令:“古无纸,用简;不是崇拜的问题。今天,凡是用简单的,都换成了黄纸。”考古发掘表明,虽然西晋时期墓葬或遗址出土的文献多为纸质,有时也有竹简出土,但自东晋以来,竹简已不再出现,全部为纸质。当时不仅是纸张抄写经史典籍子集和公私文献,佛教道教的兴起也消耗了大量纸张。比如这个时期的经书大部分是佛经,可能比抄写非宗教的作品要消耗更多的纸张。

晋代的纸有很多种,有麻纸、皮纸、苔纸等等。尤其是晋代的皮纸更是史无前例。西晋张华《博物志》说:“屯溪古藤多,可造纸,故纸名通藤。”长期隐居在那一带的谢安,曾经向王羲之要过纸。“王右军为首辅,谢公乞纸,图书馆中只有九万张,悉随之。郭瑄瑄五云,逸非节。”求纸量充分显示了当时书法的繁荣。

金代的纸按颜色分为白、青、绿、黄。如《初学之书》卷二十一引用德扬《桓玄伪事》说:“(桓)宣灵平允制青、红、淡绿、桃纸,使之极精,令其速制。”《中野纪》中也有云:“圣旨写在凤雏口中的五色纸上。”

这里说的彩纸是蓝色、红色、淡绿色、绿色、桃花等彩纸。晋人造纸时,用粘合剂将白色矿物细粉均匀地涂在纸上,再用石头打磨。这样既能增加纸张表面的白度和平滑度,又能降低透光率,使纸张表面致密,吸墨性好,更适合制作书籍。晋人还发展了纸张的染色技术,不仅增加了纸张的外观美感,有时还提高了纸张性能的实际效果。当时最常用的彩纸是染黄纸,在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都广泛使用,尤其是宗教信徒抄写佛经和道经时。

纸的尺度晋代,北宋苏易简(公元958-996年)在《书房四书》中写道:“金陵造纸,纸宽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这张小纸有九英寸五分钟宽,一英尺四英寸长。”换算后,晋代大纸为365,438+0.3 cm× 43.4 cm,小纸为22.9 cm× 33.7 cm。然而,我们测量的出土文物的大小与苏易简描述的略有不同。1977新疆出土一张完整的公元384年的纸,宽35.6厘米,长23.4厘米。这是晋代的小纸片,但还是比汉代的大。据专家考证和测量,晋代的纸张尺寸大致可分为两种:大纸的垂直高度一般在26 ~ 27厘米之间,水平长度一般在42 ~ 52厘米之间,小纸的垂直高度一般在23.5 ~ 24厘米之间,水平长度一般在40.7 ~ 44.5厘米之间。从以上数据可以知道,晋代的纸张多为长方形,后世很少见到大纸。因为纸很小,所以主要用于书写。晋代书法的流行,大概和当时纸张的大小有关。

纸张的广泛使用不仅促进了书籍文献的激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和中国字体的变化。在一张窄而硬的竹简上书写,笔尖受限于书写材料的空间和质地,无法充分展现。但是有了一张洁白光滑有弹性的纸,情况就有了根本的改变。纸的广泛使用是金代出现杰出书法家王力可、奚之、王献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晋代以后,字体由韩立改为李凯,直至成为现在的楷书。于是就发展出了草书,汉字字体的变化也是因为用纸引起的,因为你可以在纸上自由地刷头发,没有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