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发展简史

药膳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饮食调理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其中包括食疗,即饮食调理可以达到养生防病治病的效果,药膳,即把食物和药物混合在一起做成饭菜,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本文所说的药膳包括食疗。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食疗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广中医食疗,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推动世界保健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其应用更符合中医理论的发展,注重吸收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有其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发展方向。其发展特点更加多样化。

第一,要总结和运用前人的经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阴阳五行理论、脏腑理论、中药的药性和配伍理论的指导下准备膳食。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比如遵循中医的归经理论,强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提倡辨证用药,因人因时制宜。

第二,注意中药和饮食的结合。药膳除了具有中医的鲜明特点外,还具有食物的一般特点,强调色、香、味、形,注重营养价值。所以,好的药膳不仅要对人体健康和疾病预防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要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作用,还能引起人的食欲,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再次,在现代药膳的技术操作和特殊应用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为药膳是一种特殊的食物,所以在烹饪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除了一般的食物烹调方法外,还应根据中医炮制理论对原料进行处理。比如成都同堂的荷叶鸡胸肉,冬虫夏草蒸鸡,广春堂的银杏鸡丁,吉林的人参熊掌,炒人参野鸡片,都是各具特色的名菜。

纵观建国以来有关药膳和食疗的专著出版,有50多种,如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临床药膳》,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药膳食谱丛书》,中国药膳防病丛书等。为弘扬中国药膳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药膳保健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最近十年,在人类回归自然的号召下,药膳这种集营养与食物于一体的天然食品备受青睐。药膳餐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付梓出版了各种高质量和受欢迎的药膳书籍,并建立了专门的药膳机构。药膳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并朝着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根据历史事实和现有资料,药膳的起源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孟子》里说“食、色、性也重要”,就是人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是一句老话,指的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必须“填饱肚子”的重要性。

2.原始人最重要的是觅食。那时,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吃的食物种类很多,误食不合适的食物在所难免,会引起不良反应。

《后汉书》说:“在古代...人们吃了水果、瓜果、蛤蜊,使它们发臭,伤了肠胃,引起许多疾病。”

《淮南子修武训》也说:“古时人饮水如草,采树之果,食腐肉,有时多疾多伤。”说明古代的祖先确实患有有害饮食导致的疾病。

3.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吃哪些食物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不适合吃的。《淮南子修武训》说:“神农...尝了百草,水又甜又苦,使百姓知忌。此时他们一天遇到70种毒药”,形象地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避开有毒,摄入无毒食物的情况。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有很多种食物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食用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很多能满足肠胃、治疗疾病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总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包括了食疗和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该理解为源于同一个发现过程,不吃就是药,药就是吃。

4.原始人利用天然野火制造人工火(燃烧木材生火)。因为“火上烧肉,石上烧谷”,人们获得了更丰富的营养,使食物更符合健康要求,提高了人类素质,增强了抗病能力,对人类的保健具有积极的保健意义,而火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更为显著。以上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加工以及一些保证身体健康的措施,都是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根本没有食疗和药膳的概念,所以称为蒙昧时期。虽然处于蒙昧,但却是艰难而漫长的一步,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根据文献记载,我国药膳保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于霞时代。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很多烹饪方法,比如商代的伊尹的汤。他的烹饪技术非常出色,曾担任王堂的厨师。

据甲骨文记载,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如小麦、黍、黍、米等,已能大量酿酒。商汤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以前的陶制酒器。酒是饮料,有明显的医疗作用。后人认为它有“邪气到了就全取”的功能。因为是有机溶剂,可以溶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制成药酒,后来发展成麻醉剂。葡萄酒也常用于减肥烹饪。

相传,夷狄曾酿酒供于霞品尝,以强身健体。《诗经·七月风》中所谓“春酒为此,引眉长寿”就是说酒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作用。到了商朝,伊尹做汤,写了《汤液经》,通过烹饪治病。

《鲁春秋本味篇》载:“阳中之姜,简中之桂”。生姜和月桂树都是辛温之品,具有抵御寒冷的作用,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用这种方法煮出来的汤,既是食物,又是汤,说明商代就有了简单的食疗,已经有了食疗药膳的雏形。

在周朝,人们对饮食非常讲究。特别是在统治阶层,建立了与粮食相关的制度和官职。在《李周天官》所包含的四种医生中,食医位列病医、疮医、兽医之首。食医的职责是“掌王六食、六欲、六餐、百菜、百酱、八宝。”可见,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在当时已经被明确定义。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对食品卫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论语·乡党》中写道:“食不厌精,食不厌精,恩吃鱼而不吃肉,食之恶食”等提法,都是以养生为目的。通过注意饮食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健食疗的目的是明确和自觉的心理和行为。说明食疗药膳是早期发展,已经进入胚胎阶段。

《李周》记载了“食物医生”。食医主要管理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餐百味百酱的味、凉、重。食品医生的工作类似于现代营养师,书中也涉及到其他与食疗相关的内容。《李周天官》也记载,病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选医提倡“养骨以酸,养筋以嫩,养脉以盐,养气以苦,养肉以甜,养窍以顺”。这些想法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食疗原则。这些记载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丰富的药膳知识,出现了专职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人员。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起居在何处”,“治病必求其本”,“药可除之,食可随之”。又说:“人以五谷为本”,“天以五味吃人,地以五味吃人”,“五味藏于肠胃”,“毒攻邪,五谷滋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补,气味合,以补精益之气”。

接近《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的《山海经》也提到了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枥木固,食不老。”以上医案表明,我国的食疗理论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黄帝内经》共有13个方剂,其中药食同源的有8个。其制作方法是将前三种食物研磨成丸,用鲍鱼汤送服。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说明此时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也已经成熟。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食疗和药膳知识逐渐过渡到理论阶段。到了战国时期,食疗理论终于形成,标志着食疗的迅速发展。它体现在《黄帝内经》的相关章节中,提出了系统的食疗理论,对我国的食补、食疗、药膳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饮食营养的重要作用:饮食得当,才能健康。“所以要调和五味,筋骨强而软,气血运行,理而密,筋骨精而据实。”遵循规律,就会有定数。《灵枢·五味》首次提出饮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谷始于胃,其精微始于胃之二焦,以灌溉五脏,以造营卫两行之道。”《灵枢营养生会》说:“人患谷中之气,谷入胃,布于肺,五脏皆患气。解释饮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在病理状态下,即使有药物的帮助,也要注意饮食治疗疾病,这就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食疗原则。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要适可而止,药物的使用不能过量,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当它通过饮食治愈时。正如《苏文·论脏气之法》所言:“五谷为补,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补精。“要求多种动植物食物相互配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在人体内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食物性味:《内经》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甜、辛、咸。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针对性的调养治疗。五味中“甘发散为阳,苦溢为阴,咸溢为阴,淡溢为阳”。食物也分阴阳两类。根据治疗的要求,选择不同口味的食物。以食为药,中医性味理论对食疗和药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五味偏向五脏:在五行学说的积极指导下,先民发现食物和药物一样,偏向人体的内脏。”《苏文志珍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乐,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甜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在脏腑疾病的治疗中,不同口味的食物对不同脏腑的亲和力应该是不同的。《内经》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分析了用不同的口味和饮食来治疗内脏疾病的复杂性。在这个阶段,人们根据上述食疗理论,对食物禁忌进行分类。如《苏文·脏气法论》说:“肝为青,宜食甘、粳米、牛肉、大枣、葵花。心是红的,吃酸的合适。大枣,狗肉,李子,韭菜都是酸的。肺白应该是苦的,小麦羊肉牛肉都是苦的。脾脏发黄,应该是咸的。大豆、貘、小米、啤酒花都是咸的。肾是黑色的,适合吃辣,黄米、鸡肉、桃子、洋葱都是辣的。“这是五脏有病要吃的谷类、肉类、水果、蔬菜。同时,《内经》明确指出了许多病证的饮食禁忌。如《灵枢·五味》指出:“五味入口,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病”,“因酸而食多,令人尴尬;咸血,多食则渴;邹欣气,吃多了令人心碎;苦骨头,吃多了让人呕吐;拿着肉。吃多了会让人?《心经》和《苏文五脏创世纪》指出,暴饮暴食五味的危害是:“食多咸使脉哭变色;苦吃多了,皮肤会皱,头发会拔;吃辣多了,肌肉会焦虑,爪子会干枯;酸吃多了,肉就嫩了,嘴唇就露出来了;吃多了甜食,骨头会疼,身体会虚弱。”这些说法虽然有机械套用五行生克理论的嫌疑,但从原则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浓烈的气味,比如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的哲学,确实是应该遵循的食疗原则。1973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古代医学帛书》,据说是战国以前的医学著作。书中谈到了饮料保健的方法,特别强调了酒和韭菜对延年益寿、滋补强身的作用。其中云:“饮者,五谷之精也,散于中,理而透彻”,韭菜“春三月而食”,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内含365种药物,其中药食类约50种,如大枣、橘柚、葡萄、大枣、文蛤、干姜、红小豆、小米、桂圆、螃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粒、蔬菜、蠕虫和鱼。说明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在当时已经得到了重视和肯定。至于药膳的提出,东汉时期就有记载。例如,《后汉书·女传》中就有“母调药膳”的记载...深思”,可谓药膳一词的开端,一直沿用至今。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有“禁食”专文,列举了治疗少阴咽痛的猪皮汤,治疗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桂枝汤,百合鸡黄汤等。这些食疗药方至今仍在临床上普遍使用。张仲景说:“食之味宜病,食之害身。适则益身,害则成病。”他非常清楚地说明了食物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出现了有关食疗和药膳的专著,据《汉书·艺文志》和《梁七记》记载,如《神农黄帝忌口》、《黄帝杂饮食禁忌》、《食方》、《食经》、《太官食经》、《太官食法》等。可见这一时期对食疗和药膳都相当重视,可惜这些。

秦汉时期药膳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载有365种药物,包括大枣、人参、枸杞子、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当归、杏仁、乌梅、核桃、莲子、桂圆、百合、附子等。,均为药膳,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进一步发展了中医理论,除药物治疗外,还运用了大量的饮食调理方法,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瓜迪散、十枣汤、甘麦大枣汤等。在食疗方面,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而且突出了饮食的调理和预防作用,开创了药食结合治疗重疾急症的先河,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和应注意的饮食卫生。汉代以前,虽然有丰富的药膳知识,但仍不系统,为中国的药膳理论奠定了基础。

汉代以前的食疗是该理论的基础,对食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晋唐时期是药膳疗法的形成阶段。这时药膳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著作。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方》、北魏崔杰的《食经》和梁代刘秀的《食方》在中国药膳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学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东晋名医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其中有许多食疗方子,如梨汁治咳嗽;蜂蜜水送烤鳖甲粉催乳;赤小豆、白羽鸡炖,青公鸭煮,治水肿;用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和酒等治疗脚气。他进一步指出“欲防而不待,亦当以酒烹之”,并应用食疗预防疾病。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撰写了《本草笔记集》,这是中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录了大量的药用食物,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海带、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和100多种名贵食物。并深入提出了食品与食品卫生的禁忌。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千金》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篇关于“食疗”的文章。至此,食疗开始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其中* * *包含164种药膳,分为水果、蔬菜、谷米、鸟兽四大类。孙思邈也指出:“食物能驱邪固脏,能悦心提神,能补气血。”“如果要治疗,首先要进行食疗;不是通过食疗治愈,而是通过耳部用药”;他还认为“若能适当地吃病送疫,可谓良工,是多年来诱老的奇法,也是非常健康的手法。”孙思邈的弟子孟娥整理了《食疗本草》。这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与中医于一体的食疗专著。* * *收集了241种食物,详细记录了其性味、保健功效、暴食偏食后的副作用及其独特的加工烹饪方法。此时还有银燕博士主编的《食疗心鉴》,南唐陈仕良撰写的《食用本草》,都出现在晋唐时期,以食疗和药膳为专题,详细论述食疗的功效。

“以备不时之需”表明食疗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除了重点介绍五脏的好恶、食物气味、归经外,还重点介绍了食疗在医学中的地位,并指出了其重要性。他提出:“不懂得合理饮食的人是不足以生存的.....所以吃能祛邪气,固脏腑,悦精神神,补血。若能吃食,又能解除病痛,可谓美差。”提出能否正确运用食疗和药膳治疗疾病,是衡量医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他还强调:“作为医生,丈夫首先要了解病源,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病,用食物治疗。如果饮食没有治愈,那么就给药。”他把食疗和药膳作为治病的首选,说明他重视食疗,把食疗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他还列举了164种药用食物,包括29种水果、50种蔬菜、27种谷米、40种鸟兽。详细描述每种食物的味道、毒性、疗效、归经、禁忌、服用方法。

在唐代,中国出现了现存最早的以食疗命名的药理学专著。该书失传较早,但其内容被后世相关著作引用。书中有227种药用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质),并对药物的性质、味道、来源、鉴别和制备进行了描述。在每种药物下,列出了食物的处方及其治疗适应症。这本书还指出,食疗药物有地区差异。当时,食疗和药膳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调节健康。比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就是食疗治疗虚弱的重要方子。这些药膳已成为中国常见的食疗药方,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唐代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外台秘笈》中,也载有许多食疗和药膳的食谱。书中对食物禁忌特别详细,列举了治疗大部分疾病的明确禁忌,包括吃寒、油腻、肉类、酒类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获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之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食疗专著,既有食疗的理论专著,也有药膳的实践专著,最终使食疗和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食疗和药膳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宋元时期是食疗和药膳全面发展的时期。《太平盛辉方》,宋代正式修订,设立专门的“食疗门”,记载药膳处方160张,可治疗28种疾病,药膳以粥、汤、饼、茶等形式出现。元朝统治者也重视医学理论,提倡蒙汉医学的进一步结合,吸收外来医学的成果。由当时的饮膳博士胡思慧编撰的《饮膳正》一书,是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收录了203种食物。除了谈到疾病的治疗,从营养学的角度,第一次强调了正常人要加强饮食营养的摄入,以预防疾病,并详细记录了饮食卫生和服药饮食。

北宋几任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医学的发展,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设立“校正医书局”整理医书,设立“太平惠民和记局”作为制药机构。食疗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在北宋官员编撰的几部大型方剂学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如《太平盛辉方》和《生肌宗录》两部书,都设置了“食疗”,即专门论述食疗的文章,包含160册,用于治疗约28种疾病,包括中风、骨耗、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药膳的处方中,粥是最受欢迎的(如黑豆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米粥等。),这已经成为了食疗的主流。此外,还有汤、饼、茶等剂型。有不同形式的酒、饼、面、饮料、粉等。在《圣迹总录》中,对制作方法也有详细介绍。

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由元代食疗医生胡思慧所著,超越了旧的药膳观念,从营养学角度强调正常人应加强饮食卫生,调整营养,预防疾病。他在书中强调:“丈夫的幸福之道是关心维护...所以善于滋补天性的人,要先吃,不要让他们吃饱,渴了就先喝,所以饭量少,不想吃太多。”圣旨三卷,第一栏是“聚宝异味”,是正常人调理强身的滋补食品。在中医发展史上,他第一次从养生防病的角度提出了对食物营养的要求。介绍了各种日常饮食的配制,包括16种汤、6种粉、8种面、4种汤、4种粥。关于食疗药物谱,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很多,如桃仁粥、桃仁去皮煮粥治疗咳嗽、胸满、气喘;黑牛骨髓汤,用半斤黑牛骨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是典型的治疗肾虚骨衰消瘦的药膳。其他的如香元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单易行的食疗偏方。上册将203种食物分为米、畜、禽、鱼、果、蔬、料七大类,并介绍了它们的性味、疗效。“饮膳”是中医食疗药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我国食疗药膳的成熟和高度发展水平,而且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主要反映中国北方的饮食习惯,满足北方居民的需求。二是民族特色非常突出。为了满足当时统治阶级蒙古贵族的需要,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民族食品。如果产品是八面人,必须思考和回答;材料有马思谦、哈西泥、回回青等。基本反映了当时中国食疗药膳的总体水平。此外,还有吴瑞的《每日本草》、娄仲忠的《食疗理论》、郑樵的《饮食指南》等。,都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食疗和药膳,并把它们提高到了相当的水平。

明清时期,中医食疗进入了一个更加完善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学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与食疗的关系,药膳的烹饪和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大部分都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代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为中国食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仅谷类、蔬菜、水果就有300多种,包括饮食禁忌、用药和饮食禁忌。朱迪的《救荒本草》记载了414种在荒年可以食用的植物,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起源、名称、味道和烹饪方法。此外,还有徐春福的《古今医学体系》、陆河的《食本草》、宁远的《食本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家明的《饮食指导》和王孟英的《趣味饮食谱》,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和生活实用价值。这一时期的食疗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崇尚素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黄云谷的《粥谱》和曹廷栋的《劳劳恒言》都重视素食,有助于食疗养生的发展。中国药膳从古至今历史悠久;从朝廷到民间,流传甚广。据一些学者统计,从汉初到明末,有关药膳的书籍已经超过300种。现在关于食疗和药膳的著作五颜六色,应用广泛,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药膳餐厅。在人们的生活中,药膳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备受青睐。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它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艺术和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传播到世界各地。

食疗药膳的生产也有新的发展。比如徐春福的《古今医学体系》90卷,里面有茶、酒、醋、酱油、酱、菜、肉、鲜果、芝士酥、蜜饯等各种饮食,符合营养的要求。明清时期,特别重视老年人的食疗和药膳。其中,郜琏的《尊生八记》非常详细地记录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如38种粥、32种汤。清代曹次山的《老恒言》特别重视药膳在老年人防病养生中的应用,对老年人粥的论述最为详细,提出“粥能益人,尤益老年人”,并将药粥分为三类,上品为“淡而清,味美适口”,中品为“次下”,下品为“重浊”,认为“老年人有粥,实为失色,而不多汁。书中提出了莲子粥、芡实粥、杏仁粥、核桃粥、枸杞叶粥等36种高档粥。中国的粥有27种,如茯苓、红豆、大枣、桂圆等。劣质粥有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后世常用于滋补老人、健脾补肾、体虚。

明代有关食疗和药膳的书籍有30多种,其中有一些是以本草为主的,如沈的《食本草纲目》、陆贺的《食本草纲目》、宁远的《食本草纲目》、李时珍的《食本草纲目》。也有从饮食调理和药膳制作角度撰写的食谱营养专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贾明的《饮食须知》、宋的《饮食书》、的《随园菜单》、的《趣味饮食谱》等。其中有些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瑰宝。

这一阶段食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倡导素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重视。《内径》载:“膏梁之变,引大疖”。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偏食的危害,尤其是高脂肪。暴饮暴食和油腻食物引起了医生的重视,因此明清时期强调素食的著作相应增多。如陆贺的《食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然养之物”,“凡蔬菜皆属阴,故宜养而宜食...蔬菜有疏通之意,吃了胃要顺而不滞。”这些思想不仅深化了食疗学和营养学,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养生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