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颐和园的历史价值和名人评价

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建于1750年,1860年战争中严重损毁,1886年原址修缮。其亭、廊、堂、寺、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川、开阔湖泊和谐而艺术地融为一体,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杰作。

历史演变:

1.明朝弘治七年,明孝宗的奶妈帮助罗氏夫人在翁山前修建了袁晶寺,后来废弃了。此后,翁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明武宗在湖边建了一座宫殿,叫“善山园”,是皇家园林。明武宗和明神宗都曾在这里划船。明朝Xi年间,魏忠贤曾将山浩园林据为己有。

2.清朝乾隆初年,为了给崇德太后六十大寿做准备,乾隆皇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借口,下令扩建挖掘西湖,以保证宫廷园林的供水,并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皇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练水军为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并将挖出的泥土建在湖北翁山上,并将翁山改名为万寿山。

3.清漪园建于乾隆二十九年,耗资480多万元。园内主要建筑是大报延寿寺,有一条700多米长的走廊。颐和园万寿山清漪园的建筑很少,有政治的,也有住宅的。乾隆皇帝当天游览了清漪园,从此不在园中居住。

4.清朝道光年间以后,由于国力衰弱,清漪园逐渐荒废。由于资金有限,我集中财力恢复了千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周围筑起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

5.园内建筑及文物毁于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修复。颐和园虽然总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在质量上有所下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很多房子的亭台楼阁的彩画也从河西彩画变成了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历史事件:

颐和园是紫禁城之外晚清最高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它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

光绪十六年,颐和园东宫门右侧建了一座小型发电厂。叫“颐和园电处”,提供给颐和园。该所是北京最早的发电设施,市内有“西苑电务所”。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和颐和园两套发电机组和电灯被毁。

4月28日,光绪皇帝光绪在颐和园仁居寺召见康有为。生活康走进总局糖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4月23日宣布改革后,光绪皇帝12次到颐和园召集维新派和改革方案。八月初四,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宫。

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逮捕并杀害维新派,变法未能通过。变法期间,慈禧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了守旧派的中心,反对改革,准备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长期被幽禁于园中玉玺殿。

21年7月,光绪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了颐和园。7月25日,俄罗斯军队首次入侵颐和园。未来日、英、意军队将相继占领。在占领颐和园期间,侵略者掠夺珍宝,许多建筑再次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