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有“孝要享”的说法,充分说明了孝的本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断与自然作斗争,以祈求和平,一种祭祖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恐惧的鬼神,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祈祷,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西周时,人们仍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然而,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不仅是一种宗教和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伦理行为,其中包含着崇拜和怀念等强烈的血缘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孝观念,除了祭祖之外,还增加了赡养父母的新含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平民赡养父母的义务使得孝道观念向“孝”的方向演变,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的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孝为仁之本!”仁是一切美德的总和,而孝被视为一切美德的源泉,在整个传统理论中的地位上升到了核心。同时,孝确立了对所有人道德要求的普遍性,从此成为古代社会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和宗法道德的基础。

孟子提出了“老人老,少年老,少年少”的观点,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皆亲而长,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物是亲,物也是根本”,尊重亲,亲是人生最大的事。

孔孟对孝的论述触及了后世孝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的基本特征。

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成型的时期,也是孝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把孝作为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孝在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逐渐理论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