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斗争的战略和战术

积极防御

积极防御就是进攻防御——为反攻和进攻而防御。在作战指导思想上,是防御和进攻的互动运用。通过防御,保存实力,待机击败敌人,最终实现进攻和反击。积极防御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通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公式实现了积极防御。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制定了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守住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方针。

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斗上的速决。

毛泽东指出:“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决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两个同时兼顾内战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反帝战争。”这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为我军制定的重要战略方针。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土地革命前三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争形式是游击战争。运动战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解放战争后期的一种重要作战形式。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我军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重要原则。它既是我军战役的主要作战方法,也是实现“自救、歼敌”战争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毛泽东始终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战略进攻是对战略防御的敌人进行全方位的打击,是消灭敌人、夺取或收复领土的主要手段。毛泽东指出:“敌人进攻时应用反击的原则,敌人防御时应用进攻的原则。”“战略进攻”就是敌取防御,我取进攻的战略形势和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