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皂河庙会的历史渊源

起源于明代的皂河庙会,发源于宿豫区皂河镇东的龙王庙,一直在皂河镇兴盛,流传到整个宿迁市及邻近的安徽、山东、河南三省。

明朝弘治八年(1495),黄河自兰峰县童洼乡向东南流,经徐州、宿迁,冲入皂河镇运河,致使皂河地区水患频发,致使百姓常年受袭。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消除洪水,当地人在皂河镇南部修建了一座“王爷爷庙”。从那以后,在正月初九,人们成群结队地去国王庙烧香,祈求风调雨顺。久而久之,这种祭祀活动逐渐从皂河地区扩展开来,原来单纯的祭祀活动逐渐加入了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内容,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庙会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清初,康熙六下江南,发现皂河地区水灾依然严重。为了止住安澜的波澜,造福百姓,康熙帝宣布在皂河镇南部的安澜修建安龙王庙,以慰百姓。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南巡,通过皂河向龙王庙供奉祭品,告诫百姓,只有真心供奉龙王,当地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那以后,皂河地区的方圆百里人每年正月初九都会聚集在皂河龙王庙,烧香祭拜龙王。人数之多,场面之大,五百年来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