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是如何传播和发展的?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的宗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它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二年),博士弟子受越国使臣益存口述,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大陆的开端。它逐渐盛行于晋代后期,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汉明帝刘庄于永平八年(公元65年)派遣使臣出使西域求佛,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被称为“宝塔”、“浮图”。汉明帝之弟楚王莹,“诵黄老之微语,塔中犹为仁祠”;桓帝曾在宫中“立黄老伏兔之祠”,将黄帝、老子、佛一并祭祀。佛教作为东汉时期流行的道学,大多宣扬与中国传统思想接近的“精神盛衰”、“节欲奢靡”、“仁爱慈善”等思想。据《三藏故事集》记载,到东汉末年,已有50多部译经,70卷。最早翻译的佛经是朱默腾在明帝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汉朝翻译的大乘经典和大乘经典很多。译者多为天竺及西域僧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安息萨满安世高、月知萨满智楼加一。中国高僧严佛调也参与了翻译。东汉末年,佛教在中国分为两派:一派是安史高派,一派是智派。安世高创立于桓帝,初到洛阳时,修习小乘佛教,重禅,翻译了许多经典,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安班寿义经》和《尹稚经》。前者是禅修的方法,强调呼吸、守意,如黄老《神仙家》中的呼吸、呼吸之术;后者是解释佛家的名字和数字,就像中国典籍的章句之学。这种理论认为宇宙中的生命是以生命力为基础的,生命力的意思是“五行”或“五阴”(后译“五蕴”)。息一口气,专注一颗心,保持心不生,保持心的平静,称为“保持心如安”。善于“守志”者,可得阿罗汉道。该分支拜大乘佛教,讲般若,与弟子智良、弟子智谦合称为“三分支”。桓帝末年(前167年)赴洛,灵光和二年(前179年)译《般若波罗蜜多经》(即速写经),智谦避乱迁时译《无量大光明经》。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知止在论述人生的根本是要让上帝逆转自己的本来面目,心与道都是和谐的,这样才能成佛。东汉末年有一篇文章《牟子之惑论》(载《鸿明集》),是汉末中国现存唯一的佛教徒著作。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阶段,吸收和消化了印度佛教,与传统文化日益冲突和调和。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起初被认为是一种神仙道教,并不流行。魏晋玄学盛行,佛教大乘空宗的般若学说因与玄学相似而迅速传播。西晋末年以来,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为佛教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到社会各阶层。北方后赵、先秦、后秦、北梁的统治者都重视高僧,在政治上利用佛教。佛陀土城(232 ~ 348),西域僧人,被后赵统治者尊为“大和尚”。除了宣传佛教,他还参与军事和政治秘密。他的弟子道安(312或314 ~ 385)被前秦统治者苻坚迎进长安,率领数千人。他倡导般若空宗理论,组织翻译经书,整理经书记载,制定僧团法规,为后汉地区的寺院制度奠定了基础。慧远(334 ~ 416),道安弟子,长期居住庐山,南传佛教领袖。他着力调和佛教与佛教、佛教僧侣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鼓吹因果报应论和上帝不朽论,还宣传阿弥陀佛死后转世为“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影响深远。5世纪初,末代秦王姚兴将龟兹(今新疆库车)著名高僧鸠摩罗什迎至长安,主持译经工作,系统地翻译了大量大乘佛经。他培养了整整一代佛教学者,其中僧肇、朱道生等人对中国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南朝所有的皇帝都崇拜佛教,尤其是梁武帝·萧炎。他立誓舍道归佛,自称“三宝(佛、法、僧)之奴”。他多次为寺庙献出生命,被朝廷用一大笔钱赎回,充实寺庙经济。他亲自讲学、著述,批判范真的神仙学说,使佛教在南方盛行。北朝皇帝也极力扶植佛教,热衷于在洞穴中雕刻雕像。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下,随着中国僧人对佛教经典认识的逐步深入,出现了涅槃、石成、三轮、郫县、社舍、帝伦、十咏、楞嘎等流派。其中,朱道生(355 ~ 434)阐述了南朝涅槃佛性说,主张众生若知佛性,“灭善者”皆可成佛。他还批判了通过积累学习逐渐启蒙的观点,提出了启蒙的思想。朱道生的理论受到宋文帝·刘义隆和梁武帝·萧炎的大力提倡。

魏晋时期,佛教经济实力较弱。南北朝时,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佛家。佛教通过租地、仆从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庙经济。在北方,北魏末年,有三万多座寺院,二百多万僧尼。在南方,梁朝有近3000座佛寺,僧尼83000人。佛教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实体。

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和经济力量的壮大,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出现了新的矛盾。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和建德三年(574),佛教相继遭到破坏,对北方佛教造成沉重打击。在南方,有萨摩亚人是否拜王,是否在夏季,恶有恶报,神是否能灭神的争论,佛教的有神论观念受到了批判。但是,这些冲突都是暂时的,佛教盛行的土壤依然存在。后来佛教学者转向改革创新,使佛教在隋唐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隋唐时期,全国统一,佛教各教派进一步融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佛教作为宗教思想的武器,隋唐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思想的统一。佛教为了巩固自己的宗教势力,保护寺院经济,还模仿世俗封建地主阶级的封建宗法制度,建立僧侣世代相传的世袭制度。佛教流派从南北朝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的形成宗派,有的被其他宗派兼并吸收。

该学派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它只推广某一种经典理论。比如,善于谈论成就论的就是成就派,善于谈论放弃论的就是放弃派。他们讲学的寺院并不固定,也不注重法国血统的传承关系。隋唐时期的佛教宗派是从学校发展而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宗教理论体系和宗教规范体系,在寺庙经济中有自己的寺庙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血统。一座大型佛寺,不仅是该教的宗教宣传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因为它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包括宗教和世俗经典。也有很多穷书生住在和尚庙里,靠读庙里的书出名。寺庙也经营高利贷,也是小型经济中心。

隋唐王朝正式建立和发展的时间先后为。天台宗最早建立于陈隋间,创始人为智一(531 ~ 597),因在浙江天台山建立基地而得名,流传于今浙江、湖北一带。法魏徵宗是唐太宗和高宗时期由玄奘及其弟子窥基(631 ~ 682)创立的。流行于长安、洛阳一带,以其教义为教派名称。然后是华严宗,得到了武则天的大力支持。杜顺(597 ~ 640)被称为华严始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643 ~ 712),以他所阐述的经典为宗派名称,流行于今山西长安、五台山一带。禅宗创立于武则天年间,慧能是实际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修炼方法和思维方式作为教派名称,开始流行于广东、湖南、湖北一带,并在晚唐五代时期传播到全国各地。还有法家教派,恪守佛教戒律,强调信徒受戒时要有一定的仪式,但没有理论上的解释。因为这个学校对受戒仪式比较熟悉,后来垄断了受戒特权,有人认为也是教派。净土宗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朝的檀鸾(476 ~ 542),创始人有道绰(562 ~ 645)、山道(613 ~ 681)。密宗创立于中唐,以须弥陀佛(637 ~ 735)、金刚之(669 ~ 741)、不空(705 ~ 774)为代表,流行于唐朝中央政府上层统治集团和今天的西藏、云南等地。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三阶教”,后来被政府取缔。

唐朝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赋税繁多,苛捐杂税,百姓纷纷流亡,逃避征兵。很多寺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剥夺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财政收入。唐武宗李严会昌五年(845年),政府下令拆除大寺4600余座,中小寺4万座,没收良田数千万顷(这个数字太大,有“顷”误为“亩”之嫌)和寺庙奴婢15万人,僧尼26万余人世俗化,史称“会昌废佛”。由于诏令不再适用于河北长期割据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佛教势力尚未受到沉重打击。

干甫二年(875),黄巢起义爆发。

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寺院无法经营土地,寺院经济一蹶不振。那些传播复杂经院哲学的佛教宗派已经失去了物质条件,只有禅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隋唐时期,为了弥补佛教各教派长期存在的理论分歧,加强理论防御力量,对付唯物主义,各教派都建立了判教制度。

隋唐佛教宗派哲学继续探讨南北朝提出的佛教性质问题,并加以发展。从唯心主义的立场来看,佛教各教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精神修养(主要是宗教修养)、人性与人的心灵、自然、情感、世界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佛教各教派哲学的宗教世界观体系。隋唐佛教哲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范畴,并进行了宗教解释。后来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者基本继承了这种宗教神学传统。其他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与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也用他们的思想材料加以改造,从而丰富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内容。隋唐佛教宗派哲学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隋唐时期影响巨大、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密切配合了当时的阶级斗争,适应了当时的经济政治需要,维护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秩序。隋唐佛教经典著作被视为中国佛教的创造,而非印度佛教经典的注释。只有严格遵循印度教义的人才只知道佛法的教派。各教派的一些观点在印度佛教中是找不到的。即使在印度佛教经典中有理有据,也只是取了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需求的部分。充分发挥题旨是隋唐佛教各宗派的特点。

隋唐时期的佛教,除了以分只知宗派之外,所有的宗派都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各教派都大力论证成佛的可能性,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是士绅地主阶级失势后,在唐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佛教思想中的反映。南北朝时期,在士绅地主专政的历史条件下,贫农地主在政治上无法占据重要地位。朱道生提出的“凡是没有信心、断了根的人都会成佛”的口号,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唐朝廷打击士绅残余,扶植普通贫苦地主。相应地,佛教的顿悟说和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论逐渐得到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