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秋黄花岗烈士陵园十九路军公墓详细介绍

广州市黄花岗公园黄花岗72烈士陵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市区北部白云山南麓烈士中路。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11(1911年3月29日)4月27日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的..是广州是近代革命策源地、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1911四月二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但没有成功。余培伦等36人壮烈牺牲,其中华侨29人。团员潘大伟冒着生命危险将72位烈士的零散遗体埋葬在红花岗(后改名为“黄花岗”,黄花是菊花,比喻说法),史称“黄花岗72位烈士”。黄花岗公墓始建于1912,烈士墓和鸡公房于1921建成。墓中镌刻着孙中山的著作《大神终》。入口是一个宽敞的墓道,长200米。烈士墓建在山顶,住在墓台中间,鸡公房墓后面。墓前两旁的松柏衬托出满园黄花映血的肃穆气氛。墓南路是碑林,刻有“自由之魂”“不朽之灵”等碑文,字字沉重。两个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雕龙柱,通道相对。

公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公园内300米长的等级主干道两侧松柏有序排列。高耸入云的正门是一座高13米的牌坊,牌坊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字“大神终”四个大字。公园里有墓亭、陵墓、济公广场和牌位。牌位上镌刻着历史原因和烈士英名,顶端是高举火炬的自由石像。岗上有七十二烈士墓,墓后的济公广场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墓旁,孙中山先生大力植树。潘大伟、邓中原、杨、冯如、石坚如等革命烈士也葬于此。还有黄花井、黄花亭、墨池、四方池、八角亭、黄花园、网球角活动服务区。

除72位烈士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商和飞行员冯汝智、陆军上将邓中原、被孙中山称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被孙中山称为“共和国第二位烈士”的石坚如、越南烈士范洪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公墓建设,修建围墙,加强修缮保护。1961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拨款维修,使齐昊重现辉煌。1986年以“黄骅齐昊”之名被命名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广州十九路军公墓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纪念公墓位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面积6212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国家、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陵园是1933华侨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28”淞沪抗日战役阵亡将士而建。公园内有凯旋门、烈士纪念碑、英明纪念碑、抗日亭、战士墓、战士墓、烈士纪念馆等7座烈士纪念碑。整个墓地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造型庄重典雅,主体建筑采用花岗岩,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墓地。

墓地的入口是凯旋门,是一座仿罗马战功的花岗岩建筑。门楼上刻着“抗日阵亡十九路军墓地”十二个大字,后门上,额头上刻着“忠义”二字。陵园中轴线长300米,宽14米。地面铺花岗岩,方便群众祭奠,祭奠英烈。从南到北依次为“抗日亭”、“抗日阵亡将士碑文碑”、“纪念碑”。抗日亭是花岗岩建造的方形亭子;原碑文碑是一方柱花岗岩碑,碑的四面刻有1983烈士的名字。沿着中轴线拾级而上就是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半圆形柱廊的中央,高20米。底座上镌刻着“松湖十九路军抗日烈士纪念碑”,上面有一尊铜铸的威武的十九路军战士雕像。雕像前的台阶上有两对青铜狮子,龚伟济公纪念碑的石柱底座上有八座青铜城堡。铜像、铜狮、铜鼎寓意“1.28”。纪念碑后环为罗马半圆形柱廊,由12对石柱和门亭组成。陵园中轴线两侧为墓地,东侧为“松湖抗日阵亡将士墓”,西侧为“松湖抗日阵亡将士墓”。象征性的水泥大厅排列有序。“烈士纪念馆”又称“墓屋”,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详细展示了十九路军在松湖抗日的英雄事迹。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公墓建设。陵园管理处成立于1981。从1991开始的十年间,按照纪念性公园的要求,投入巨资对陵园进行改造,绿化彻底改造。新建的公园东门高18米,宽18米。它全部由花岗岩制成,由20根柱子装饰。整个大门颇具欧式风格,庄严宏伟。

位于东大门以北松湖的十九路军抗日纪念馆,运用现代展示技术,增加和丰富了十九路军抗日史迹的展示。陵园东北角的会所、茶室为游客提供休息、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碑文碑西侧是一面长46米、高4.6米的浮雕墙,用艺术语言再现了当年“1.28”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的战斗场景,在花岗岩铺砌的浮雕广场的映衬下,颇为壮观。四条风格相似、形态各异的风雨长廊位于墓园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门广场造型新颖的喷泉,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源源不断的喷泉射向空中,化作蒙蒙细雨,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永放光芒,先烈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

广东境内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保护陵园,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反击日本右翼势力歪曲侵华历史的论调,加强华人团结交流,促进广州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陵园内的7座烈士纪念碑均建于1932年。虽然在广州沦陷和文革中遭到破坏,但基本保持完好。1981广州市政府决定成立管理办公室,对该墓地进行保护和管理。自1991起,分三期投入6000万元对陵园进行了改造和维护,新建了展厅、东门、浮雕墙、将军陵园、喷泉、接待室、办公室、茶餐厅、会所、游客中心,绿化了公园。管理处注重对讲解员的培训,基本形成了由专职人员组成的导游队伍。

2002年初,陵园开始了淞沪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和国家旅游景区3A评定的筹备工作。到年底,纪念馆重新陈列,制作宣传资料和旅游纪念品,拍摄松湖抗日宣传片,完成电脑售票、监控系统、灯光音响系统和语音讲解系统。如今,这座陵园更显青春活力,成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休闲活动的场所,成为独具特色、环境优美的公园。

可以乘坐公交192 199 27 547 6 78晚14在十九路军公墓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