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吃鱼的历史及方法


岭南喜食鱼生,已有久远的历史,食鱼生,是岭南人对古人食生的饮食习惯的保留。人类还未懂得以火烹煮食物之前所形成的生食习惯,在人类懂得熟食之后仍然沿习下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的倡明,生食习惯在各地,日渐消失,而在开化较晚的岭南地区却一直得到保留。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科学普及后,有可能给人带来寄生虫的鱼生,才渐少食用。

屈大均《广东新语》称:“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驶、以草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龄、以鲩为上。”

《粤东闻见录》称,鱼生即古之所谓“脍”,《礼经》载脍之类至多,晋时有“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的说法,但不知何故,后来江、浙人不讲作脍之法,脸独行于闽、粤。张渠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岭南鱼生的用料与制作,曰:“粤人多有鱼生之会。取鱼之初出水者,去其皮鬣,洗其血腥,细刽为片。红肌白理,轻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热酒,和以椒盐。入口冰融,号为甘旨。”鱼生是如此形美味甘,可口诱人。鱼生在岭南十分流行,不论沿海或山区,凡有鱼即为鱼生,“粤西善为鱼差,粤东善为脸。至山中少鱼之处,俗亦尚差”。岭南民俗有“夏至狗肉,冬至鱼生”,“盖鱼本阳类,冬至一阳生,生食之亦寓助阳之义”。可见,岭南人喜食鱼生,不仅是饮食古风的保留,也出于讲求饮食中的阴阳协调的特点。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