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发展历史


近期新闻中提到,海底捞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整顿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并开展“啄木鸟”计划。

“啄木鸟”几字,不免让人联想到,虫子、治理一类的词语。

回想海底捞近期的发展和负面新闻,不难断定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计划。

消息一出,本地群内一片哗然,毕竟海底捞就是从当地这个小地方走出去的。

大家看着当初的一家小馆子一步步变成如今的大企业,任何一条信息都能在这小城市里激起浪花。

海底捞最开始在一条名叫四知路的二楼,同时崛起的还有一家阿锐火锅。

据说是张勇和他兄弟开的。但过后种种恩怨,最终海底捞成为知名企业,而阿锐渐渐沉寂。

在我印象中,最开始的海底捞里主要是自助餐。一块块蛋糕看上去精美诱人,孩子们一去总是直奔蛋糕餐盘,对于火锅反而印象不深。

在那个生活条件不算很好的年代,能去小县城这样一家自助火锅店吃饭,是很洋气的事情。

于是海底捞一炮而红,父辈们隔三差五张罗着去吃火锅。

后来海底捞因业务发展,将店搬到了一个叫丝棉小区的地方。

这是一处居民区,海底楼买下了进小区的小二楼。也从自助变成了点餐,开启了高大上模式。

从高高的楼梯走上去,屋内灯火辉煌。门口迎来送往的服务员满脸笑容,嘘寒问暖。他们随时躬腰服务,让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等位子时有一台免费的自动擦鞋机可以供人擦鞋,小地方的人见识少,这自动擦鞋机很是吸引人的目光。

还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说:“走,海底捞去擦免费皮鞋。”于是大家就直奔海底捞而去。

当然,到了那里并不仅仅是擦鞋,大家拿了排队的号,等着吃火锅。

很快其它餐饮店也学到了这个方法,于是你能看到许多店铺的门口都放了这么一台自动擦鞋机。

但海底捞很快又换了方法,什么电子娱乐设施、拍照机、棉花糖机、美甲……

它的花样永远冲在前面,为等待座位的顾客提供打发时间的免费服务。

进了店坐上桌了,服务员更是殷勤。为长头发的姑娘递上皮筋;为戴眼镜的人找来眼镜布;更别说带孩子的到店后,还会有人帮着带孩……

就这样,海底捞渐渐地以服务出了名,越来越多的人到海底捞吃火锅。目的很简单:享受服务。

有一次单位邀请了一位北京的礼仪老师前来给我们培训。课程结束,询问老师想吃什么特色食物。

老师似乎早有考虑,毫不犹豫地说道:“海底捞!我就是要到他们总部来享受一下服务。”

海底捞的服务员真诚、热情,据说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是来自于非常好的待遇。

他们租下高档住宅区当员工宿舍,还有专门的后勤帮员工煮饭洗衣。

因为大部分职工是周围乡镇来的,为解决职工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张勇更是在2001年建立了镇上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聘请精英教师,让职工子女可以免费就读。

这所学校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本地有名的“贵族学校”,教学质量也名列前茅。

后来海底捞的生意越做越大,并向国外发展,张勇夫妻的国籍变更成了新加坡籍,但总部的位置还是没有变,依然在丝绵小区。

因为老店身处居民区,停车和污水排放成了大问题。

居民和他们多次交涉后,海底捞搬到了他们投资的综合商业广场——旭海时代广场。但老店的地址和外墙装饰却一直保存了下来。

近年来,因为抖音的盛行,海底捞的高配版服务被人们一再提及。

作为本地人来看,去海底捞吃饭就是为了卫生和服务,口味并其实并不怎么底。

但他人性化的服务却一直有口皆碑,等去到外地后才知道,海底捞出省以后,底料的口味竟然比本地更多。私下猜想,也许是他们为了融于当地而做的改革吧。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流传于本地街头巷尾的关于海底捞起源和发展的部分故事。

此次他们将要实施整顿措施应该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资本膨胀太快,有些东西就会忽略和减少,做良心企业才是符合大家的利益。

本文标签: 海底 服务 他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