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背景


美元国际化过程也是英镑衰落的过程,其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1939年,美元逐渐成为强势货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收到重创,但由于美国远离战场,经济未受到破坏,在战争期间还大发其财,并积累了大量的黄金储备。这些黄金储备使得美国是唯一有能力恢复金本位制的主要国家,因此,美元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

然而,虽然英镑正在衰落,但由于其庞大的殖民体系和全球贸易网络,英镑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英镑区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此时,对于美元来说,其实力和时机都尚未成熟。

第二阶段:1939-1945,美元进一步挤压英镑。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主要国家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邪恶轴心”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遭到毁灭性打击,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美国却为盟国提供军火而再次大发战争财,并成为当时最大的债权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由于美国强大的势力促使各国代表达成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该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则和运行机制,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双挂钩”。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着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霸主。

第三阶段: 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主。

随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达成,美元在世界贸易中成为唯一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凭借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美国垄断了世界上的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决了黄金短缺的问题,也稳定了世界金融市场,并促进了国际间金融合作,对全球经济发展和资产价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缺陷也逐渐显露,最有名的是”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另一方面,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不断向世界各国流出,因此,美国国际收支处于长期逆差状态。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

1950年代后,美国经济不断恶化,加上两次美元危机,美国贸易赤字迅速扩大,黄金库存迅速减少。在特里芬教授的建议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引入了特别提款权(SDR)加入国际储备体系,然而SDR并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1973年3月,G10集团同意6个欧洲会员国的货币绑定并联合对美元进行自由浮动。这一决定标志着固定汇率制的瓦解,也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

第四阶段:1973-1976年,过渡时期的美元。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也与美元脱钩。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波动频繁,国际上也在探索一个新的货币体系。需要指出的是,美元仍处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第五阶段: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

牙买加体系下两个重要特征是汇率安排多样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牙买加体系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并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规定将“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虽然效果不佳),从而在一定程度消弱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随着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欧盟的成立,欧元和日元也逐渐成为国际货币,美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5.12.1日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人民币成为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并列的第五种SDR篮子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积极影响。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期,但由于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未来美元地位也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人民币的挑战。

我们仍然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美元仍然处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位置。由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实力和其它国家对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等方面的“路径依赖”,该局面短期内难以撼动,甚至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

通过对美元国际化进程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元霸权的建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但其自身的综合国力对美元国际化的作用不应被忽视。美国的国际化及美元霸权的建立和持续是建立在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基础上。于是,美国的综合实力就集中体现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军事上的超强美军和经济上的超级美元。

本文标签: 美元 美国 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