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三国叫什么


成都名称的由来,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据《太平环宇记》记载,“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四川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

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

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1922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

所以,成都一名自诞生后便相沿至今。而且,成都与益州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赤壁战后,刘备连荆州数郡,联络益州法正、张松,于214年兵临成都,益州牧刘璋献城而降。刘备自领益州牧。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