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老北京地名“活”起来


郑毅老人在胡同深处的家中

走进北京的东四二条,便一脚从喧嚣踏入寂静。整洁的灰砖奠定了胡同的基调,茂盛的树木和古老的院落为其增添了一抹亮色。一路走到底,是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郑毅的家。根据记载,六七百年前,元大都街区内的大街、小街、胡同的宽度均有既定标准。当时,城市被分割成面积基本相同的“棋盘式”街区,其规整之状被到访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为“东方的明珠”。东四二条于那时出现,起初被称作“二条胡同”,1949年后,因属于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且排列顺序为第二而命名。

几十年来,郑毅在与北京这座城市的互动中,挖掘、记录下许多被时间洪流冲刷后留下的痕迹。

地名也能变“丰满”

8月的北京正值酷暑,郑毅家中却少了一分燥热。他伏案桌前,专注于眼前的胡同地名资料。

最开始拿到资料,郑毅大致翻阅了一下,觉得现有信息过于简略。“因为北京以胡同为特点。地名一部分来源于官方,一部分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大都与当地民俗、环境等有关系。只简单介绍胡同的长度、宽度、哪一年出现,撑不起 历史 内涵。”于是他决定重新写一份资料。

郑老编写的《东四· 历史 文化街区的记忆》一书及他在书中做的标示

屋子里的圆桌再次成为郑毅的工作阵地。他手边有这些年搜集整理的资料,不确定的地方就翻阅书籍查找。“我发现在记录某处胡同名称时,原资料多次引用古代地图信息作为凭证。那时技术条件有限,有时地图信息是不准确的。”因为亲身经历了胡同的变化,他能快速发现一些细节上的错误,比如拆改日期、长度宽度和起止地点等的不准确。

郑老收到东四街道办事处的感谢牌匾

他按照 历史 脉络,一字一句地写下胡同名称的来源、变迁、胡同里重要住户的故事。

东四街区始建于元朝,被称为“十字街”,位于古都皇城东侧。从元朝、明朝,再到清朝和民国,历代在此居住的名人数不胜数,如福康安将军、段祺瑞、茅盾、叶圣陶……在郑毅的笔下,街巷名称、变迁、名人轶事等胡同深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渐渐清晰。“不将胡同 历史 讲清楚,地名就会变得死板。把故事讲清楚,彰显出文化的厚重感,地名才会‘活’,才能够更加丰满。”郑毅说。

为了让地名“活”起来,郑毅在溯源上也费了不少功夫。

东四地区的许多胡同出现于元朝,与现代相隔久远,相关文献资料早已失传。再加上胡同里有些院落以“ 号”命名,这些门牌号往往与以往资料记载的位置和来源大相径庭,因此难以确定地名起源。

比如,曾经的东四三条12号、如今的35号,是蒙古车郡王府,距今已有270年 历史 。郑毅从35号一步步往前推寻,找到了其名称来源。清末,这个府邸居住的最后一位王爷叫“车林巴布”,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九世孙,此院落便被命名为“车郡王府”。

院子属于四进院,跨了两条胡同,最后一进院的门开在东四四条,颇具规模。北平解放后它被充公 ;1952年,这里成为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用地 ;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越南***范文同及代表团成员在正房会客厅会面,签署了《中越友好文化交流协定》。如今,即便这里已经成为居民住处,其 历史 痕迹也能从门墩、门簪、台阶等处窥见一斑。

郑毅将地名信息重新编写后,上交给街道办事处。“这次保护传统地名的意义是很大的。”郑毅说,“地名不再是简单的名字。从保护胡同的角度出发,实物和 历史 相结合,也能更好地呈现北京的传统文化。

几十年日积月累

郑毅能够参与此次工作,离不开他多年研究东城区胡同、街巷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他在鼓楼中学担任副校长。1983年,学校开设了“文物班”,专门教授文物相关知识,为故宫、北京 历史 博物馆等输送中等技术人员。因此,他接触到不少来自故宫的文物专家,第一次对 历史 产生兴趣,通过书本学习了一些知识。

同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修缮钟鼓楼,并将其建成北京市中轴线北端的 旅游 景点,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钟鼓楼的首次修缮。因为以往学工学农和接触文物的经历,郑毅被调到钟鼓楼修缮办公室担任副主任,负责修缮现场的监管工作。

1984年1月初,鼓楼开始修缮。登上鼓楼需要爬69级台阶,一级台阶是普通台阶的两倍高,很陡。当时,北京市政府分管鼓楼修缮工程的副市长白介夫经常到鼓楼工地现场视察。一次,他提出修建电梯的建议,以此来解决老年人爬楼梯的难题。郑毅与专家商议后认为,电梯修到里面,会对原有木结构造成影响,安装在外面,又会破坏整体景观。但为了将来接待游客,又不得不修。

郑毅为此冥思苦想,很是心急。有一天,他准备登上鼓楼二层检查修缮进度,猛然发现汉白玉台阶中间,有一个被泥堵住的大圆洞。他赶紧找来铁钉,扣开后发现是一个圆眼。他往上看去,每隔一级台阶均有相同的圆洞。他立即联想到1925年鼓楼改称“明耻楼”后,曾在二层陈列《八国联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这是为参观者上下楼的安全加设扶手留下的。难题有解了。他与技术人员沟通,最终重建了扶手。

郑毅时刻惦记修缮后的使用问题,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我要考虑怎么开发、怎么使用,要不断补充相关知识。”首先是古建筑方面的知识。“有时候我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写报告,柱子、梁、角云……修哪儿都要讲清楚。”此外,钟鼓楼的 历史 是重中之重。“它不像故宫等开放早,它的 历史 脉络不够清晰,没有统一完整的资料,多数人只知道它起到报时作用。”

那时互联网没有普及,郑毅为了了解钟鼓楼 历史 ,需要去图书馆、档案馆翻找典籍,将其放在北京 历史 背景下研究,因此积攒了不少胡同、街巷演变的知识。在日常工作之外,他花了将近20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在2009年出版了《钟鼓楼》一书。多年来实地工作的经验和编书过程中的日积月累,也为他日后研究东城区胡同 历史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走街串巷寻 历史

1985年,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成立,郑毅任所长。此后多年,他一直负责钟鼓楼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退休后,正逢东城区地方志项目启动。他被调到当时的文化文物局,在东城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写东城区 历史 文物的相关内容。此外,他有更多时间在胡同中漫步。东四于他而言,既是住处,也是 探索 历史 文化魅力的绝佳宝地。

郑毅在东四胡同博物馆

在走街串巷中,他发现不少胡同有特别的取名方式。北京胡同以“里”命名的不算多,而东城区正好有称“里”的地名——德华里。郑毅对此感到好奇,前往此地找寻旧迹,又翻阅了不少京城地图、典籍和街巷名录,发现了原委。

1937年4月,居住在东四六条30号的赵锐臣,新建平房十所,开辟出一条新胡同。这条胡同南接东四六条,北通东四七条,他将其起名为“德华里”。在民国年间,“里”是高档住宅的代名词。日后以此命名街巷也成为一种祈愿方式,如平安里、静安里等。

郑毅一直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追溯胡同 历史 。发现不确定的地方,他就实地考察、询问朋友、访问专家。在多年走访、考证下,他整理编写了《东四· 历史 文化街区的记忆》一书,于2019年出版。书中内容从胡同的 历史 沿革、地名演变,到文物胜迹,再到民俗,面面俱到。如今翻开他案头的这本书,还能看到他拿笔在其中作出的详解和标示。

郑毅老人,1939年出生,曾任鼓楼中学副校长、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整理编写《钟鼓楼》《东四· 历史 文化街区的记忆》等书,2021年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的编写提供相关信息。

本文标签: 胡同 历史 地名 文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