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1文艺复兴

法国文艺复兴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而兴起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要求与基督教会的神学和经院哲学不相容。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包含着复杂的阶级内容,但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法国的文艺复兴深受意大利和北欧人文文化的影响。北欧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和一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曾在法国游历和讲学,传播人文文化。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带回了大量人文作品、艺术珍品和古代作家的手稿,深深影响了法国文化艺术界。法国文艺复兴是在吸收和继承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法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于15年底,繁荣于16年。15世纪下半叶,法国很多人开始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16世纪初,出现了第一代法国人文主义者,如Boudet Detapur Pierre,他们致力于古典著作的研究、考查、整理和编辑。在绘画、雕塑、建筑领域,意大利对法国的影响几乎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文学和思想领域,它在法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法国自己的人文文化。例如,法国人文主义者保持了对古典文化的博学,并在意识形态领域继承和发展了怀疑主义。擅长文学表达上的讽刺,等等。人文文化的发展受到基督教会和巴黎大学的憎恨和扼杀,但由于人文文化在某些方面满足了封建君主和地主贵族的需要,也得到一些国王和王子的支持和庇护。弗兰茨一世国王支持人文主义者,于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主要学习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成为人文主义者与巴黎大学竞争的基地。弗兰茨一世的妹妹纳瓦拉女王玛格利特的宫廷成了人文主义者的避难所。人文主义文化在与封建基督教文化的斗争中迅速发展。

2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1870年至1871年普鲁士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崩溃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使普鲁士完成了德国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与此同时,仇恨的种子在德法之间播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欧洲的局势。

战争爆发前,根据1815年拿破仑被彻底击败后的维也纳会议决议,在德国土地上建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它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城市。但是每个州在内政、外交和军事上都是独立的。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邦联中最大的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夺德国的领导权。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王国。1861年威廉一世登基后,为了实现吞并德意志的野心,立即扩充军备,任命以拥护君主制著称的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任首相期间,信奉强权政治,奉行铁血政策。1864年,他拉拢奥地利为盟友,策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后,波兰和奥地利的矛盾加剧。1866年,俾斯麦联合意大利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地利军队被击败,被迫与普鲁士媾和。8月23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布拉格签订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解散。俾斯麦趁机吞并了支持奥地利战争的北方四个州,并于次年建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辖22个州和3个自由城,人口31万)。虽然普奥战争确立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并没有最终完成。巴伐利亚、巴登、威尔滕堡和黑森丹斯塔这四个西南州仍然保持独立地位。这四个州靠近法国。拿破仑三世不希望德国强大,并施加巨大影响阻止四国与德国统一。这促使俾斯麦下定决心用武力解决与法国的争端。

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从经济上讲,资本主义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工业革命处于完成的最后阶段,生产能力在资本主义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但在政治上,它是一个极端反动和侵略性的国家。拿破仑三世皇帝为了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国内采取了反革命的军事独裁,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把国家的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扩大到空前的规模。人民对帝国政权极为不满。我们在国外采取扩张政策,频繁发动侵略战争。比如1853-1856年,法国联合英国,与俄罗斯打克里米亚战争,瓜分东地中海的势力范围。1859年,法国以“援助”复兴的名义参加了奥地利战争。1856年至1860年,法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与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法国对毗邻的德国莱茵河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垂涎已久,但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关系迅速进入前所未有的紧张时期。普法两国都在有意识地、积极地为打赢一场预期的大规模战斗创造条件。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的内外政策,法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加剧,各种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力量空前加强。特别是法国无产阶级也很活跃。随着1864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和其他城市相继成立国际支部,领导工人宣传社会主义,频繁举行政治罢工,鼓动推翻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面对如此动荡和紧张的国内局势,拿破仑三世急于发动对外战争,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摆脱国内政治危机,满足资产阶级的贪婪。此时,俾斯麦乘西班牙王位继承之机,预设陷阱,诱使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走上宣战之路。1870,19年7月,法国终于向普鲁士宣战,拉开了普法战争的序幕。

法国宣战后,普法两党进行了紧张的战争动员和军队动员。到7月底,法国被编成莱茵军团,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集结了8个军,约22万人,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任参谋长。普鲁士在动员之前,其计划是先组织敌人,集中兵力越境,直取法兰克福,切断南北德国的联系,迫使德国南部各州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同时,蒲军还在莱茵河中游的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以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参谋长。其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争取在边境地区围歼或将其赶到法国北部,然后围攻巴黎,迫使敌人投降。

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向蒲军发起了进攻,从而开始了普法战争。8月4日,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指挥下,蒲军进行了有准备的战斗,并反攻入法。8月初,法军在瓦尔特、斯派克伦、马尔斯拉图尔、格拉沃的洛特-圣普里瓦特等几场战役中接连失利。到8月中旬,法军主力的部署已被蒲军分割。法军* * * 17万人的巴赞元帅率领的左翼中路莱茵军,被围困在战略要地梅斯要塞;另一支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由65438人+20万右翼部队组成,编入夏龙军团,麦克马洪为驻夏龙司令。8月30日,法军撤退到利欲与蒲军在博蒙特展开激战的地方。随即,毛奇命令蒲军向夏龙军团两侧移动。31年8月30日,公司总经理余耶顿先生践行回缺口的做法。

65438年9月+0比2,普法进行了这场战争的决战——色当战役。9月1日上午,蒲军第三军团占领富里吉、东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从塞当经明治埃尔西撤退的铁路,然后插入法军后方的圣芒罗、弗列尼一带,阻断了法军退守比利时的道路。当天中午,蒲军完成了夏龙军团的营地,并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下午,法军几次突围都失败了。拿破仑三世知道他无法挽回败局,下令在下午四点半悬挂白旗。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率领8.3万官兵向蒲军投降。此战,法军损失124000人,其中逃往比利时的只有3000人;蒲军损失了近9000人。色丹的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崩溃。9月4日,法国宣布成立* * *共和国,并组建了以特洛克苏斯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 * *和派系政府,“国防政府”上台。

德国国家统一的障碍已经消除,德国南部各州于6月1870+065438+10月成功并入北德意志联邦。然而普鲁士当局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军事行动。九月中旬,蒲军进军巴黎并包围了它。至此,普鲁士的战争不再具有原来的防御性质,而变成了侵略性的掠夺性战争。这样,普法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并已转化为法国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个阶段,除了新建的北方兵团和卢瓦尔兵团,法兰西在战场上与蒲军作战,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射手)开展游击战。此时法国仍有约654.38+0万人的反抗。但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政策,企图勾结敌人,阻止抵抗运动继续发展。9月23日,蒲军占领了图勒,27日,斯特拉斯堡的守军投降了。

10年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领17万法军在梅斯投降。这使蒲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群向卢瓦尔河和北方军施压,从而使这两个集团军在与优势蒲军的战斗中被击败。在此期间,法国政府两次与蒲军媾和;因为饥饿和贫穷,巴黎居民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了多次起义。

1871 65438+10月22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与德军总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65438+10月28日在巴黎签署了《投降条约》,并在凡尔赛蒲军大本营签署了为期三周的停战协定。2月26日,凡尔赛和约草签。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民族敌人袭击巴黎工人,爆发了巴黎公社大起义。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 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的前一天,法国外长朱尔斯·法布里和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的和平条约。普法战争正式结束。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崩溃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根据和约规定,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并支付50亿法郎赔偿。1871年1月18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布建立德意志帝国,自己成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于完成。普法战争后,由于德法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欧洲大陆更加动荡。这场战争中两国的世仇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在一系列对战争的简短评论中指出,导致色当惨败的基本错误有三个:“第一,法军在迎敌进攻中的地位,使得胜的德军得以突入法军的分散军队,结果法军被分割为两支独立的军队,他们不能互相会师,甚至不能互相配合;二是巴赞军在梅斯犹豫不决,结果被紧紧围困在那里;第三,用来营救巴赞兵团的部队和他们所走的路线只是在煽动敌人夺取所有援军。”法军犯下三个基本错误的原因,既有巴黎政府的错误指导,也有前线最高指挥官的指挥失误。蒲军总参谋长毛奇善于犯和利用法军的错误,巧妙地发挥自己的谋略,实施正确、坚定、灵活的作战指挥,使蒲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