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理解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和量化投资的区别

什么是程序化交易?什么是量化投资?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试图去理解程序化交易和量化投资的正确概念,而是笼统地在两者之间画了一个等号。更有所谓的评论者直接把高频交易和低延时交易混为一谈,指鹿为马,误导舆论。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最早的定义中,程序化交易是指超过15只股票,成交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一篮子交易。2065,438+03年8月,纽交所取消了定义中总价值超过65,438+000万美元的条件。在后来的市场实践中,程序化交易的对象扩展到各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期货、期权,指令由计算机直接下达,自动执行。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丰富,程序化交易成为机构投资的重要交易实现手段,解决了批量下单、全市场不间断交易、降低冲击成本等问题。这是技术手段,用软件下单代替人工委托。机构采用程序化交易手段,是希望在最小化市场影响的情况下,加速价格的形成。比如VVAP、TWAP等算法交易,都是非常基础的程序化交易,本身不会放大涨跌。

量化投资的概念更广泛。通常我们理解的以数据模型为核心,以程序化交易为手段,能够自动识别投资机会,自动触发交易的系统化投资方法,就是量化投资。不难看出,量化投资是投资的套路,程序化交易只是交易实现的客观手段。极端来说,与现场竞价相比,投资者通过各种软件向券商前置机申报,然后进入交易所成交的过程,其实就是程序化交易。

我们不能把量化投资简单理解为程序化交易,更不能把程序化交易理解为高频交易。量化是道,编程是术,不能混为一谈。量化投资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中国抑制过度投机的一系列措施会涉及量化投资,但其出发点仍然是针对可能扰乱市场秩序的程序化交易行为,以维护市场公平。具体方法可以讨论,但明确概念、区分类型是监管者和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前提。

程序化交易在争议中成长

在金融史上的许多时期,程序化交易都与剧烈的市场波动联系在一起。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阶段性措施来抑制程序化交易,但与此同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化交易并没有破坏市场的稳定性。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程序化交易与市场价格波动没有必然联系,没有证据表明指数套利加剧了市场价格波动。

金融交易史上从来不缺魔鬼交易者,肥手指事件可谓比比皆是,但为什么程序化交易会引起市场的特别关注?笔者认为,这与程序化交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并可能在整个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密切相关。再加上程序化交易的“黑箱”特性,经过媒体的宣传发酵,整个过程比单纯的胖手指事件更扑朔迷离,更有新闻价值。

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市场众所周知的几起恶性事件中,错误的程序化交易在破坏力上并不比魔鬼交易员更惊人。

2065438+2005年6月,德意志银行伦敦外汇部门的一名交易员错误地将一笔订单中的“净值”当成了“总额”,使得德意志银行白白给一家美国对冲基金客户送去了60亿美元。经过紧急协商,第二天德意志银行收回了这笔钱,震惊的德意志银行随即进行了高管调整。

相比德意志银行这次的运气,2010年5月,J-COM公司瑞穗证券交易员的一次肥手指事件,导致瑞穗证券最终经济损失超过300亿日元。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是2005年6月,富邦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受客户交易委托时,将8000万元的英文数字误认为80亿元。结果当日,在11: 33至11: 40之间,台湾省股市指数从6284.82飙升至6342.45,百余只股票涨停。

标志性的程序化交易事故中,前两起分别是骑士资本的交易失败和萨劳程序化交易导致的2010美股闪崩。

2065438年8月65438日,美国当时最大的做市商和高频交易的主导机构骑士资本(Knight Capital)在前一天更新做市部门的交易系统时出错,向市场发送了许多错误的纽交所股票报价,导致超过150只股票的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巨亏4.4亿美元。事件的直接后果是,曾经风光无限的骑士资本被竞争对手收购,避免破产。

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神秘暴跌9%,道指几分钟内下跌近1000点。漫长的调查持续了5年,直到37岁的交易员纳文德·辛格·萨劳(Navinder Singh Sarao)于2015年在英国被捕。美国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正在寻求引渡。据披露,美股大跌当天,萨劳通过分级算法和恶搞算法操纵S&P 500E-Mini指数获利90万美元,而美股投资者因几分钟内的暴跌损失近1万亿美元。

此外,近年来,包括西班牙证券交易所IBEX、东京证券交易所和CME在内的全球多个主要交易所也出现过因系统问题而暂停交易的事故。自程序化交易逐渐被市场认可以来,各国监管机构从未停止对其运行进行限制和管理,包括对影响市场稳定的重大事件的责任人追究民事责任。

总之,破坏市场交易秩序的不是程序化交易技术本身。和胖手指事件一样,违法违规行为、流程缺失、交易机制漏洞是此类事件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