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都巨型矿开业之谜

在金川一矿区勘查的同时,地质部甘肃地质张掖物探队、航空物探大队配合祁连山地质队,在矿区及外围开展了系统的物化探工作。通过地质、物化探综合研究,钻探验证关键异常,发现金川铜镍矿床三、四采区隐伏于第四系以下50-100米。1964、1965在第一采区补充勘探完成后,对第三采区进行了详细勘探,第三采区最终勘探报告于1966年6月提交。1972-1973,二采区地质勘探完成后,对四采区进行了初步勘探,并提交了相应的工业储量。

位于第一矿区东部的第二矿区一直是个谜。长约3公里,宽50-500米,是四个矿区中最大的。超基性岩除东部被第四系覆盖外,西部出露良好,岩浆分异良好,应有利于成矿。但整个二号矿区地表无矿化,在1959-1963一号矿区勘探过程中,多次检查评价,共钻探普查钻孔19个,垂深200-300米。除东部不良矿体(后确认为2号主矿体)外,大部分钻孔均失败。

随着1号和3号矿区勘探的结束,是时候解开2号矿区的谜团了。况且这个谜团解决得好不好,一方面决定了二矿区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祁连山地质队的未来。祁连山地质队长欧阳章、副队长徐益民、大队技术总监唐仲礼(1963年,陈学元调到省局后,唐仲礼接任大队技术总监),动员广大地质技术人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许多国内外地质专家来考察时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广泛的讨论,借鉴某矿区的勘探经验,做出了“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到深部找矿”的决策。

但深部找矿意味着要冒失败的风险,因为有色金属勘探史上深部找矿的先例并不多。二矿区地表没有矿石,在400-500米以下找矿石不是很有把握。但二矿区也有有利因素。一是岩体大,岩浆分异好。二、与一个矿区相比,其岩石特征又如何?类似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进行大胆的探索。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唐仲礼提出的二采区详查设计方案于2月28日经队党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1965。随后,以任端金为首的二矿区地质勘探队再次对二矿区进行了检查评估。

1965 4月16 .二矿区西部12勘探线ZK22号钻孔。原设计孔深530m,打至371m时,穿过超基性岩体,见下盘汉白玉,与前两个浅钻孔一致,超基性岩体有继续封闭迹象。情况极其严重!我们做什么呢停止钻井或继续钻井。队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欧阳章召集团队事务扩大会议研究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工区和钻机领导认为没必要再打了,否则就是浪费;另一方面,唐仲礼和地勘队坚持继续战斗。唐仲礼怀疑目前看到的岩体可能是一个分支,主体岩体还在下面,因为某矿区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某矿区12线勘探线岩体下盘有一个很厚的分支岩体,矿体都很深。会议最终支持了唐仲礼等人的意见,决定再试一次。会后,唐仲礼直奔兰州向省局请示。在地矿部领导的支持下,ZK22孔得以继续钻进!当钻进到410米时,奇迹发生了,真的打到了超基性岩体,证实了唐仲礼的推断是正确的。

7月下旬,一个大风天,当Giff 650钻机钻至孔深566.7438+0米时,奇迹出现了——一颗金黄色的海绵晶状富铁矿石岩心被吐在喷水的岩心管里!全队沸腾了!地质学家魏干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填写记录表格时,他激动得几乎要哭了。随后,多次修改设计,多次增加进尺,换成千米钻。打到924.87米才穿入岩体和矿体。8月15日,ZK22孔钻探成功,最终孔深944.86米,矿体厚度358.16米,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揭开了二矿区主矿体的神秘面纱。这一重大突破对整个矿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1岁的唐仲礼,以其独特的智慧、丰富的实践和坚定的信念,在金川镍矿的勘探史上和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