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刚探索新药。

1961,邹刚毕业后留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除了继续研究吗啡的作用机制,他还开始探索寻找新药的方法,尤其是在中草药提取物中寻找镇痛药物。他和他的同事发现,苏北产的延胡索中有一种生物碱能引起动物强烈而短暂的惊厥,其表现与士的宁不同,属于脊髓上型。如果将沾有这种生物碱溶液的滤纸贴在暴露的大脑皮层上,可引起局部自发的表面负波。当时Ecckes报道士的宁能阻断脊髓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不阻断脊髓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不拮抗GABA的抑制作用。邹刚等人发现这种生物碱可以逆转GABA对大脑皮层的作用,并于1964在全国生理科学学会大连会议上宣读了这一偶然发现的论文。这种生物碱最初被命名为苏胡璇碱,后来被证明是Bicucukkine。但由于“文革”开始,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0,澳大利亚柯蒂斯实验室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报道,Bicucukkine是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特异性拮抗剂。该杂志评论说,这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并表示Bicucukkine将成为神经生理学家分析中枢性抑郁症的有力武器。可惜邹刚等人在国内比国外早6年的发现被埋在了萌芽状态,因此GABA药理学的进展被推迟了5年多。邹刚每次说起这件事,都觉得很惋惜。65438-0972以邹刚为主体的神经药理学组接受了国家下达的针灸麻醉原理研究任务。在研究针刺镇痛神经递质的过程中,作为组织设计者,邹刚对课题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提出了实施方法,亲自建立了该项研究的动物模型,提出了5-羟色胺在针刺镇痛中的重要作用的新思路。在大量实验中,通过同位素标记将5-羟色胺灌注到脑室内,发现针刺过程中释放增加。用化学破坏5-羟色胺神经元和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证明5-羟色胺确实是针刺镇痛所必需的,对澄清当时关于5-羟色胺是否参与针刺镇痛的学术争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这一研究课题时,邹刚得知国外已发现脑啡肽,立即投身于内源性阿片肽的研究。他与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合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针刺过程中脑啡肽的变化。发现针刺增加纹状体和下丘脑脑啡肽的释放,加速其合成,抑制其降解,延长针刺镇痛作用,证明有两种脑啡肽参与针刺镇痛。这项研究获得了1978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这项研究还获得了中科院二等奖1980,连同之前的针刺镇痛神经递质研究。邹刚和同事合著的论文《脑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在1979全国针灸与麻醉学术研讨会和在美国召开的中美双边药理学研讨会上被推荐阅读。在他后来访问前联邦德国和瑞士期间,他应邀作了七次演讲,受到与会者的赞扬。很多国际知名学者都主动和他交流学术观点,邀请他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篇论文达到了较高的国际水平,被current content介绍,并被许多国外文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