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的历史演变

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在由低到高的演变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拥堵、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不足、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相伴而生的城市问题逐渐显现。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总体要求越来越复杂和苛刻。这种不可避免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生存状态。

发达国家宜居城市的发展以对人居环境的早期关注为标志。1976年,联合国召开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住房和基础设施服务”,并相继成立了联合国人居委员会(CHS)和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UNCHS)。

从65438到0989,创立了世界最高标准的“人居卷荣誉奖”。1996提出了“人人享有适足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两大发展主题。人居署、人居委员会和人居荣誉奖等相关机构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些概念。中国还于2000年在建设部的主持下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

随着对人居环境和住区的研究,人们关注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发展,包括城市环境、资源、生态、安全等内容逐渐进入研究领域。“宜居城市”的概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

宜居城市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建设互为因果。由于人居环境问题是面对城市居住拥挤、无序、质量下降等问题而提出的,所以对人居环境的认识首先是相对具体和微观的,比如关注居住区、邻里环境、住宅建设项目等。后来,这一概念在学者们的关注下不断发展,有了更广泛、更宏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