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I的历史

1920年代,一些发明家试图掌握控制固态二极管中电流的方法,他们的想法在后来的双极晶体管中得以实现。然而,他们的设想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得以实现。战争时期,人们专注于制造雷达等军工产品,所以电子工业的发展没有之后那么迅速,但人们对半导体物理的认识逐渐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战后,许多科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固态电子器件。1947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晶体管。此后,电子学的研究方向从真空管转向固态电子器件。

那时候晶体管看起来小巧高效。在1950年代,一些电子工程师希望开发基于晶体管的更先进和复杂的电路,这充满了期望。然而,随着电路复杂度的增加,技术问题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像电脑主板这样的复杂电路往往需要很高的响应速度。如果计算机的元件太大,或者不同元件之间的导线太长,电信号就无法在电路中传播得足够快,导致计算机工作速度慢,效率低,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在1958中,德州仪器的jack kilby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他提出电路中的所有元件和芯片都可以用同一种半导体材料块制成。当时,他的同事正在休假。度假结束后,kilby立即展示了他的新设计。随后,他开发了这种新电路的测试版本。1958年9月,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制成功。虽然这个集成电路还很粗糙,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确实是电子史上的一个创新概念。通过将所有元件集成在同一材料块上,并通过上金属化层连接所有部件,不需要分离的独立元件,从而避免了手动组装元件和导线的步骤。此外,电路的特征尺寸大大减小。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的逐步发展,制造过程中的许多工序都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从那时起,将所有组件集成到单个硅晶片中的想法已经实现。小规模集成(SSI)时代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后来经历了中规模集成(MSI,60年代末)、大规模集成和超大规模集成(60年代初)。VLSI中的晶体管数量可以达到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