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有哪些?
—“大一统”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方略
“天空之下,是王者之地吗?领地,是王么?”《诗经·潇雅·北山》中的这首诗是中国封建时期历代士大夫用来给皇帝的财产下一个很好的定义:中国的一切都属于皇帝!这样,一方面为皇帝的合法性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给了皇帝一种满足感。正因为如此,“贬低人民”的思想不断强化,在国内实行不合理的统治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也有“民为重,国为次,君为光”的说法,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显然皇帝们心里并不把它当回事。而且我国人民基本上都受过教育(愚人教育),可以说是明白君臣等级观念的温顺好公民,不需要多施恩惠。于是,老百姓就成了统治者取之不尽的资源,需要士兵抓粮、纳税、吃粮。虽然有些英明的皇帝懂得养民富民,但他们只是从改朝换代中吸取了教训,或者不得不采取一些安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如果普通人敢不服从,就会被诬为反暴徒,然后被铁血镇压。这样的例子史书上比比皆是,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这里暂且不举例。
在对外政策上,自汉武帝统一以来,历代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以“王道”和“和为贵”的思想为指导原则,采取了善沟通、情分互让、内迁安置等温和措施,希望以仁礼为契机,以德服人,使各民族都来朝。再者,中国的皇帝总喜欢以天子自居,要处处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认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富裕最文明的地方,而其他国家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野蛮人,是贫穷野蛮落后的地方,只能依靠中国,接受中国的教育和赏赐。所以,在对外交往中,中原王朝一直是基于满足自己作为“中原文明国家”的虚荣心。对于外族或游牧民族,无论军事上的优劣,历代统治者总是表现得像圣人一样: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时候,只要能维持名义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苛刻的“旧币”“旧礼”条件,甚至会不顾沉重的土地赔偿代价。即使在军事上占优,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巨额的金银珠宝、绸缎茶叶等物品作为回报,换取对方的依附,却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实际利益。中国人民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傲慢、对外部世界的无知、虚荣和对本国人民的残酷压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关于这一点,接下来的采访会举几个例子:
汉武帝时期,外国使节尤其受到武帝的青睐。汉武帝为了炫耀汉朝的富有,让他们跟他一起巡游,并赏赐他们大量的钱财。武帝这样做还不够,就来了一池肉林,表演杂技、魔术、摔跤,大家看。还让他们到处参观粮仓仓库,希望以巨大的物资积累让外国使节畏惧和臣服。汉武帝时期,《汉书》记载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有数十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大灾,严重时一年发生5-6次。这些灾难,加上武帝的挥霍无度,导致当时政府国库空虚,百姓已经大量流亡。
杨迪皇帝喜出望外。他邀请西域各国来隋朝,并下令沿途各郡设宴为他送行。为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杨迪在皇城的端门外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剧场。剧院灯火通明达半个月之久,甚至命人用布帛包裹城内的树木,向使臣炫富。杨迪皇帝还让人带领外国使节进餐馆吃喝。客人吃饱喝足,得到的回答是:“这里的吃喝永远免费。”但是,为杨迪皇帝的种种挥霍买单的人,此时都有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出现了吃树皮野菜、煮土吃人的悲惨局面,随时准备揭竿而起。
到了唐代,外商纷纷来华。为了迎合唐朝封建统治者的虚荣心理,外商或打着朝贡的旗号前来,或以“朝贡”的名义陪同自己的使节进行交易,既满足了唐朝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之国的心理,又成为外商掠夺财富的捷径,各得其所。无论哪个国家的“使节”来唐,在交通、住宿、安全等方面都要照常享受免费优待;当他们返回时,唐政府一般由鸿胪寺和客位预订部举行欢送仪式,并赠送相当数量的礼物。每年以“朝贡使者”名义发放给寺庙的钱币高达50万枚。唐朝政府一年的花费高达13000元,还不算以使臣名义给予外商的丰厚赏赐,仅是用食物招待他们的费用。为了满足唐朝封建统治者的虚荣心和外族的需要,不得不再次加重人民的负担。
宋朝时,统治者贪图享乐,为了求和,每年都要向辽、夏、金送去大量的“岁币”和“岁礼”:1004年,宋与辽订立“爱盟”,约定北宋每年给契丹65438+20万两白银和20万两丝绸,称为“岁币”。1044年,宋夏缔结和约,史称“庆历议和”,议和规定元昊取消皇帝名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朝每年给西夏72000两白银,153000两丝绸,30000斤茶叶,称为“岁礼”。契丹趁机讹诈,北宋向辽增银丝654.38+万匹,共计50万匹。宋金在1120年灭辽后,北宋在原来给辽的“旧钱”基础上,每年增加100万元,作为“来自燕京的旧钱”转给金朝。而这些“旧币”和“旧礼”都是由民众承担的,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明朝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中国政治上至高无上的声誉和荣耀,采取了徇私的朝贡贸易来吸引海外各国向中国进贡。这种朝贡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和七下西洋。而所谓的朝贡贸易,除了被涂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让明成祖感到高兴之外,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收入都很少。说白了,这种朝贡贸易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不仅如此,明朝统治者往往只强调大国的“体面”,不考虑经济损失,大部分赏赐大大超过贡品的价值。同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迎送、建楼建馆、“宴劳”、住宿交通都是免费的。因此,每年都有赤字。这种只强调政治影响而忽视经济效果的贸易,很快就暴露了国家经济的损失和人民的灾难:就在郑和下西洋的两年后,明朝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中苏州政府连续四年拖欠税收,共计766万石以上,大量居民逃亡。全府33400多户因死亡、开小差、参军被开除。全国各地的人逃亡现象越来越严重。洪武以来的国家积累已经消耗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危机和政治动荡。
到了清朝,前期为了显示中国大国的大恩大德和富贵,就连越南等国的朝贡使节也要在抵达时进行隆重的布置和接待;后期怕洋船洋枪,于是“丈量中国的物力,博取国家的欢心”,以为多给点钱和东西就能让他们就范,只要清朝的皇太后和皇帝不丧失尊严,给洋人点土地和银子算什么?关于民治,慈禧太后的一句话——“宁给外姓,不要家奴”——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历代统治者的心声:卑微的人能和外国人相比吗?!
正是在“大一统”之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轻视人民,把随意收编的人力财力集中起来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维护“中央文明国家”的虚荣心下,对外国和游牧民族大肆赏赐,而不是投资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以促进本国生产的发展,造成外国和游牧民族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当地人民却为此买单,使人民一贫如洗。这就给人一种苦涩的感觉:历朝历代统治下的中国人都不是自己人,外国人或者游牧民族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到中国人应得的待遇。至于自己人,在统治者眼里只是贱民和奴隶。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统治下的民众对朝廷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一个王朝覆灭,大多数人无动于衷。对于新王朝,人民不会热情拥护:不就是改朝换代吗?以后,我还是会像上一个朝代那样,过我该过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只能用元代张的《山羊潼关怀古》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中国古代人民的哀叹:兴,民不聊生;死亡,人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