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秦明是哪里人?

秦明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八将之一。因为像火,所以叫“霹雳火”。我的祖籍是开州后山。善用狼牙棒。原属青州指挥所控制,进攻青峰山时,由于钟宋江的计谋,被俘后无家可归,不得不就范。自上梁山以来,秦明手握狼牙棒,在一系列战斗中屡建奇功。大聚义排第一的时候,在梁山上排第七,应该是“天上之星”。还被评为“马军五虎将”第三名。梁山被招安后,宋江征服了廖、王庆、、方腊,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在征服方腊的战斗中,他与方腊的侄子方杰作战,后来因为急着藏武器而被方杰杀死。

书中介绍他为“山背后的开州”(一说重庆开县,一说辽宁省丰城市,一说河南省濮阳市)。

秦明的籍贯是哪里?

2006年,由凉山六大班子编撰的《凉山南北人》一书出版,为凉山老乡们交流感情、沟通家乡、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编织了一条温暖的纽带。

《水浒传》108英雄人物传记也作为附录收入书中。其中,秦明祖籍记载为“开州”,并在该书附录《水浒地名》中说明:“北宋时,开州属夔州道,领开江、清水两县。州治在今四川开县。”这里说的四川省开县,自1997划入中央后,一直归重庆管辖。

我查了很多水浒词典,发现秦明的祖籍是这么注明的。

在中国历史上,开州古属凉州,秦汉时属巴郡。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刘备计划在西部设立汉丰郡,以丰汉土为名。南北朝时,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汉丰增加了巴曲、新浦两县,均属巴东郡。西魏平蜀后,汉丰改为永宁。北周四年(公元569年),州迁至永宁,辖永宁、石湾(改称巴渠)、新浦、刘溪(新设)四县。隋开帝十八年(公元599年),永宁改为圣山,开州改为万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万州改为开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圣山县(贞观初刘溪县合并)为开江县(开州治所),辖开江、新浦、万岁(改名石湾)。宋四年(公元1044),新浦一省入开江,改名清水。当时开州辖开江、清水两县。元(公元1271-1368)省县入州。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州降为县。清朝、民国、中民和1997以前,开县属四川省管辖。因有南河穿境而过,古称南河为开江,其州县之名由此而得。

再看《水浒传》,108是个英雄,祖籍是赛桂仁郭盛,是“四川嘉陵人”,“因卖水银货,黄河通风而倾覆”。他回不了四川老家,却因为打击四处流浪,搬到了梁山。那么,秦明为什么千里迢迢从中国西部来到东部的青州府做武官(军民控)?

有很多读者有这个疑问。比如根据“山东之貌,山西之貌”,水浒作者是否将“并州”误认为开州,值得怀疑。

据《辞海》记载,并州是古代“九州”之一。《李周志方》:“北称并州,其山城称衡山,其泽齐称赵宇齐。”古恒山在河北省曲阳县西北部。赵的遗体在山西平遥西南。汉武帝设立的十三个刺史部,包括并州部,大概相当于山西的大部分,内蒙河北的一个。东汉统治的晋阳(隋朝改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扩大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陕北和河套地区;三国以后逐渐变小,唐朝相当于山西汾水中游,曲阳以南,文水以北。开元中学改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时,改并州,阳曲(今太原市)迁。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升为太原府,并州名废。

由此可见,在《水浒传》故事背景下的北宋末年,并没有并州,不太可能是《水浒传》作者错把并州当成了开州。

北宋疆域内有两个曾被称为“开州”的行政区,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濮阳市和贵州省开阳县。

据史料记载,濮阳城古称御山。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城,故有皇城之誉。春秋时期,卫国在这里建都400多年。孔子周游世界14年,其中濮阳10年。战国时期,因城址位于濮水之阳,故名濮阳。秦代设濮阳郡。隋朝以后,先后使用“葛源”、“水格”、“葛州”。1128年秋,金兵占领晋国。晋四年(公元1144年)改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1222年,成吉思汗出兵占领开州。明清时期,濮阳还叫开州,辖濮阳、庆丰、南乐,是著名的府邸。民国二年(1913),开州改称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同名,于1914、1改称濮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管城、潮城6个县和濮阳市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从那以后,行政区划反复变更。到2003年底,濮阳下辖五县一区,分别是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华龙区。

今天的贵州省开阳县位于省中部,是贵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唐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设在满州,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改为开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更名为资江县,民国十九年(公元14)迁至贵州中道

由此看来,但从《水浒传》演义“宋江起义”史实所在的“北宋”来看,秦明籍贯是“开州”与“今重庆开县”最为一致;如果将秦明视为《水浒传》中虚构的“小说人物”(历史故事《宋江起义》中36人无姓名),因为该书最早写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可以排除“今贵州开阳县”;不过,把开州理解为“今河南濮阳市”还是有道理的。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州的“归属”。根据《水浒传》原文中第一次出场的介绍,秦明“原是开州山后人”。那么,这“背后的山”是开州的“归属”吗?

在明清小说研究论坛的两位主持人“水谷居士”和“武定侯”的指导下,我做了一些功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根据百度百科,山背是古代地区的名称。据卢龙记载,五代时的刘仁公在山后设八军,防守河北太行山北端的契丹。石敬瑭割十六州,山后四州之名由此产生。北宋末年的“山后”一词,包括宋人试图收复的山和北方所有失地。当时计划把云浮路八州(吴、郢、朔、魏、、归化、儒、贵)山后(云中)一府之地,相当于今天晋冀两省长城内外之间的区域。

这里所说的“十六州”虽然不包括“开州”,但却把地理区域定位在了“山后”——这个“山”指的是燕山,“山后”地区属于著名的十六州地区。

据史料记载,隋唐宋时期,十六州是汉北交战的地方,汉人占了一半。最初由汉族政权统治,后来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该地区以燕山山脉北段、杜军山脉、大马山脉、太行山为界,分为云段、燕子段两个区段,西有“云”,燕山山脉以西、西南有七州,称为山前地区;东边是“燕”,燕山东边有九州,叫山背地区。

十六州背后的山九州虽然没有开州,但是同样在山背后的辽宁省凤城市也曾在1011设置为州,但不属于北宋,属于辽朝管辖。后来,开州先后归属金朝(从1115)、元朝(从1213),但开州名称不变。

好像秦明的祖籍“山后开州”就是今天的辽宁凤城。

“地瓜公”先生看了我的上述研究后说:

“就小说本身的叙事逻辑而言,我认为秦明是辽宁人也是合理的。第一,《水浒传》的故事一直有一种“渴望收复故土”的隐性意识,一个出生在辽宁沦陷区的英雄有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非常符合这种心理。第二,秦明使用的狼牙棒也是东北游牧民族的有力武器。南宋对晋国有“你有狼牙棒,我有皇冠”的说法。秦明沾染了游牧的气息,脾气也比较暴躁,这也符合他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