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早在1000多年前,蒙古人的祖先就从埃尔贡河两岸的林区迁徙到蒙古高原,生产方式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业。于是,长调这种新的民歌形式产生并发展起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它逐渐取代了结构严谨的狩猎歌,占据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长调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点,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密切相关,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长调的基本题材有牧歌、乡愁歌、赞美诗、婚礼歌、宴席歌(又称酒歌)。蒙古族长调属于蒙古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地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农牧音乐文化时期。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凝练、节奏清晰、字数少的特点。整体音乐风格是叙事、歌舞、抒情,这也是原始时代人类音乐艺术的相同特征。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带有明显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猎智》、《白海舞》等。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期的音乐风格也由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演变,形成了蒙古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不仅保存和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而且逐渐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而言,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传承发展过程。因此,在7世纪至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以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蒙古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大约从18世纪(清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一些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曲和长调说唱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蒙古族农牧民的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短调民歌脱胎换骨,发展迅速,而长调民歌保持其较为成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