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杨家埠年画的历史渊源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杨柳青年画齐名。杨家埠木版年画发源于寒亭南部三花里杨家埠村,从业者多为杨家后裔。根据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多年来的精心发掘和调查,初步查明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杨家谱》(寒亭档案馆馆藏),杨家发源于四川省成都市梓潼县,自前明洪武年间迁居龙水西岸。两年因水患,隆庆改西港(今西杨家埠村旧址)。据《寒亭地名》考证,西洋家埠是杨迁入并修建的村落,杨家埠年画的起源不应早于杨迁入并修建的时间。第二,根据杨的家谱,明代设立了大顺、长兴、吉兴等十余家画店。第三,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早期情况很难研究。杨氏族谱等现存实物于龙二年迁至西布力村,距今已有430多年。到明末清初,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年画最多的是门神和灶王爷。比如大顺画店,是嘉庆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到道光年间,大顺因印制东北百姓所需的“门神”(一整张纸)而闻名,被称为关东村,还有印制“门神”的莒州村、沂州村、胶州村等。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过程中,土生土长的几代民间艺人,吸收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丰富营养,根据农民的意愿、要求和欣赏习惯,适应了木版配色和手工操作的制作方法,不断成长,日臻成熟。

传统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多由艺术家自己绘制、雕刻、印刷而成,形式有小横披、方贡笺、祈福灯笼、花瓶、各种神灵等。清乾隆、嘉庆年间创作了《十忙男十忙女》等反映当时生产劳动的年画。从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了反映政治、风俗、讽刺、幽默、故事、戏曲、花鸟的题材,如义和团、罐头日本鬼、庙会风俗画《四月十八日》、《盲妻踩豆腐担子》、《把婆婆打成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此时,年画的体裁很多,在一个农家院子里,从大门到炕头,从粮店到牛棚,都有具体的年画张贴内容和形式。

清朝咸丰年间,天津杨柳青半印半画年画传入,并逐渐与杨家埠年画融合,拓展了杨家埠年画的创作风格,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品种,成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组成部分。

从1862年到1908年(同治初年到光绪末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达到顶峰。西杨家埠现有画店100多家,附近十几个村也开办了画店,制作年画200多种。每年约有5000名艺术品经销商和商贩来往于西洋家埠。产品不仅销往山东各地,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东北等地,有的画店还在外地开村卖画。这期间也出现了专业的画店,比如专门做东北的门画店叫关东村的东大顺,专门做传统年画的西炉村,专门印“横条”、“洋条”、“厨马”的胶州村。

民国初年,西洋甲部画店160多家。1922之后,石印年画和月份牌年画上涨,但杨家埠木版年画销量突然下降。

1937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多次到杨家埠烧杀抢掠,市场关闭,100多家画店倒闭。到解放前夕,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彻底摧毁。

1951 11 10月,山东年画专案组进驻杨家埠,贯彻中央文化部、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举办新旧年画展览,与艺术家* * *创作年画,帮助恢复印刷生产,并成立杨家埠年画改良筹备委员会。

1952、10年6月,华东文化部、山东省文化局组织了17人的年画工作队,在东阳夹布召开山东年画工作会议,来自潍坊、青岛、济南、徐州等地的艺术家、行业代表、政府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年画的改革,并正式成立了杨家埠年画改进委员会。同年,组织了16年画制作互助组,印制年画40万张。

1953-1958,山东省文化局、山东省文联组织艺术专家、学者和年画团队到杨家埠考察学习,开展年画改革创新活动,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3,“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成立。后来由于“文革”停止了年画的制作,大部分年画的资料和原版都被销毁了。MOJ\5Kz!%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文化部艺术司负责人华提出“恢复潍坊民间木版年画”,建议在京组织创作和展览。

7月,1977,省文化局派专家到潍坊举办年画学习班。65438+同年2月,山东省文化局在北京组成山东潍坊年画展览组。

2月4日-26日,1978,年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作品126件(157件),其中74件(97件)作品来自昌潍地区。文化部部长亲自参观了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华、、文艺理论家等出席了展览。观看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文化部还邀请了来自44个国家的65,438,000多名大使、代理人、部长和参赞参观展览。《艺术》杂志和中国美术馆分别邀请北京的年画画家、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报社记者进行了座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为此刊登新闻、评论和作品。《艺术》杂志特刊介绍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东潍坊年画。在北京展览后,他去了四川、上海、浙江和南京巡回展览。最终,27幅年画被文化部对外展览公司选为国家级展品。

1978,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恢复。年画社对年画进行挖掘、整理、复原,采取举办学习班、以旧带新等方式,培养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人才。当年印了70万张年画。

1979,“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改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1980 65438+10月30日至4月30日10天津杨柳青、魏县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联展举行。联展以三地新作为主,部分史料,***185件。其中山东地区新增作品51件。14史料。4月7日至10,苏州年画座谈会召开。《人民日报》、《中国青年与艺术》杂志刊登画报和新闻。

1985年,该院收藏绘画作品280余种,原版200余套,编辑《杨家埠年画选料》、年画第一、二集,装订全彩、线装本,销往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家。从1979到1985,来自日、美、法、丹、瑞典、澳、奥、印尼、非洲国家的30多组友人参观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100多人,港澳的“高山民间艺术”、“蔡和平有限公司”每年两次来杨家埠大量订货。

65438-0990,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美术出版社、四川群众艺术馆、成都群众艺术馆、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年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年画联展”于5月在成都开幕,并举办系列学术交流观摩活动。7月,移至潍坊展出。展览期间,四川年画艺术代表团在潍坊与同行举行了多场学术交流,并参观考察了杨家埠年画的产地。

然而,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一方面年画题材缺乏原创性,另一方面除了少数健在的老艺术家外,能够系统、真正掌握木版年画技艺和精髓的后继者寥寥无几,这将直接影响杨家埠木版年画今后的发展和生存。因此,应尽快启动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这项遗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山东省潍坊市杨洛书被文化部确认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