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位权臣鳌拜是如何陨落的?
到了清朝,中央集权程度达到了中国皇权的顶峰,所以权臣不多。历史学家杨震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认为清朝真正能达到权臣地位的只有七个人(康熙初年的鳌拜,康熙初年的索图图、珍珠,雍正初年的年羹尧、隆科多,乾隆后期、咸丰中后期的肃顺),其中鳌拜是第一个权臣。鳌拜是满清黄旗贵族,三朝开国元勋。他以战功起家,在清军入关前的关键战役晋松之战中,击败明军步兵营,功勋卓著。明朝总督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前来助战,他与皇太极交战,一马当先,五战皆胜。明军大败,他率军杀了他,大获全胜,俘虏过半。后来跟随阿巴泰入长城,围攻北京,退回山东、兖州、临清。
1644年,清兵攻陷北京,多尔衮考核大臣政绩。鳌拜既忠诚又勤奋,被提升为一等兵。后来鳌拜与阿济格征鄂,大败李自成军;随豪格入川,在川北西充与张作战,为阵牺牲。明清之际,鳌拜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61年,顺治让索尼、苏克萨哈、齐巴毕隆、鳌拜为辅政四大臣。鳌拜的军事成就最高,但由于他的资历和威望,他排名第四。他不满足于此,用尽各种手段来扩大和夺取权力。夺取政权的第一要义是打倒政敌。首先,在土地换土地的纠纷中,在索尼和七八弼龙的呼应下,杀了尚书苏南海、巡抚朱昌祚和巡抚王。这样,鳌拜成了四个辅政大臣中权力最大的大臣。
到1667年,康熙14岁时,四辅大臣的政治安排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至此,索尼已死,苏克萨哈要求辞职,回归康熙。鳌拜不愿意退出权力中心,所以他必然会退缩,并对苏克萨哈发动致命的攻击。他诬陷苏克萨哈辞职是因为他背负着先帝的包袱,所以不要不忠。他还指控罗志犯有24项罪行,并想要斩首示众和财产。康熙拒绝了核议的邀请。鳌拜言辞激烈,在寺庙前威胁康熙。刚刚掌权的康熙羽翼未丰,无法与鳌拜抗衡,于是苏克萨哈被绞死了。苏克萨哈死后,鳌拜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学者杨震总结了鳌拜鼎盛时期的四个特点:一是藐视皇帝,盛气凌人。他经常在康熙面前大声诘问大臣,拒不执行康熙的法令。二是将朝廷权力私有化。所有政治事务,鳌拜都在私下达成一致,然后实施。他经常把各地奏章拿回家和亲信商量,视康熙为无物。三是部分掌控生杀大权。前面提到的尚书苏那海等人之死,以及罗志侍郎苏克萨哈之死,都是他的杰作。四是部分掌握人事大权。喜欢的推荐,邪恶的陷害,大力培养私党,严厉打击不依附自己的人。行政权、司法权和人事权是皇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先后或部分被鳌拜占有。
鳌拜的嚣张在清代权臣中也不多见,或许只有雍正前期的年羹尧才能勉强与之匹敌。在朝鲜过年时,鳌拜身着黄袍(黄色是帝王的颜色,穿黄袍是相当霸气的行为),但帽结与康熙不同。不仅如此,他甚至可能隐藏着谋杀康熙、发动政变的险恶用心。据赵《啸亭杂记》记载,有一次生病在家,康熙到家中探望。鳌拜躺在床上,悄悄在桌子底下放了一把剑。康熙的侍卫寻找凶器,场面相当紧张,但康熙悄悄消除了危机。他笑着说:刀不离身是满洲的习俗,不必大惊小怪。任何一个稍有野心的皇帝都不能容忍像鳌拜这样的权臣。康熙开始密谋铲除鳌拜。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与近臣索额图合谋,将鳌拜的亲信(主要是军事将领和警察骨干)把持在京城,然后安排亲信掌握京城守备部队的指挥权。鳌拜入朝时,康熙秘密命令朝廷前的少年将他活捉入狱(布库是满族的一种摔跤游戏),并公布了鳌拜的30条罪状,本该革职斩首,但康熙皇帝看了他过去的功勋,才免于一死。
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的记载,鳌拜被俘后,要求见康熙,揭露他为救皇太极(康熙的祖父)而留下的伤痕,激起康熙的同情心,最终保住了他的性命。不久,鳌拜死于故宫,死因尚未确定。值得注意的是,鳌拜的垮台不是他自己造成的。围绕着绝大多数的权臣,会形成一个以他们为核心的利益集团。鳌拜的利益集团,势力盘根错节,深入政治体系的骨髓,从军队到锦衣卫,从中央三院六部到地方督抚,无一不受其渗透甚至控制。所谓文武百官,皆出其门。鳌拜被俘后,他的党羽或死或变。然而,鳌拜集团的垮台并没有导致军事流血或重大的社会动荡。所以有人评论康熙对鳌拜案的处理,说:不声不响,除恶务尽,令人难以置信。
康熙虽然是一代政治强人,但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睿智的神武和过人的才华,才在没有引起政治制度或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摧毁了鳌拜集团。要知道,在皇权时代,一个人无论多么重要,他的权力都必须依靠皇权的保护才能存在。权臣的合法权力来源只能由皇权授予、确立和保障。即使有权有势的大臣偶尔可以超越皇权的管辖和约束,他仍然不可能另立门户,改变国家的颜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权臣与皇帝的斗争只是上层政客之间的角力游戏,关系到高层权力的再分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阁改组,顺便也对民众进行公关教育,但对整个国家的走向、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众的福祉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那些被剿灭的大臣,既是皇权的支持者和既得利益者,也是皇权的窥视者和侵入者,最后成为皇权的专政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位权臣在权力巅峰的时候,他的人生就有了某种不值得同情的悲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