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知道什么?带你解密一本清代的奇书。

故宫博物院有一套独特的皇家绘画收藏品:《海雾图》。

这套图集是康熙时期民间画家、生物学爱好者聂煌绘制的。

聂煌苦于当时社会上还没有流传的海洋生物地图集,于是四处游历,记录了300多种海洋生物。整个画谱图文并茂,堪称故宫海底总动员。

历代皇帝都喜爱这幅画,乾隆也非常重视这套书。他把这张专辑修好,装裱好,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睡前我都要翻一翻:“我当了半辈子的马,这本书满足了我对大海的想象!”“最后收入《石渠宝坻续编》,是我自己编纂的清代皇家书画珍品集。

那么,《海错图》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书中的生物现实中真的存在吗?还是像《山海经》一样是志的神秘故事?

博物学家张辰亮和我们一样困惑。

作为《自然历史》杂志的编辑,他从小就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201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古籍《海误图》整理出版成册《清宫海误图》。他马上跑到故宫神武门旁边的销售点买了这本书看了起来。

他用今天的生物学视角分析《海厝图》中的生物,又到广东、福建、日本等地考证,最终整合出30篇读书笔记——《海厝图笔记》。

关于海洋断层图的注记

《海杂图注》采用了中国传统草书的分类,将书中的生物分为四类,即鸵鸟、鳞甲、昆虫和鸟类。

在这30篇文章中,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旧论文的考证,有中国人与大海的轶事。

《错海图笔记》每一生物章节的开头都会附上聂煌《错海图》一书的内容:手绘+文字描述+一首诗。那么根据这些推论,今天是否有这种生物,或者说是否纯粹是聂黄的道听途说。

有些生物聂黄画的很仔细,一看就是根据实物写生的,比如石鱼,鲭鱼。

岩鱼就是现在的大黄鱼,因头上有两块“矢状石”而得名。

聂黄还在他的画中画了一幅特别的画,并注明:头上有两块石头。可以说是非常细致了。

《海错图》还记载了大黄鱼的别名“春来”,因为它的捕捞季节在春季,而且据说大黄鱼多出现在南海,春季在近海产卵,渔民们在那里等着捕鱼。

张辰亮指出了不准确之处:大黄鱼不仅在南海有,在东海和黄海也有。它们不是在一般的离岸产卵,而是几乎全部到达岸边。所以有句话说:“此人属黄鱼——溜之大吉。”

《海雾图》中的大黄鱼

详细如石鱼,有竹荚鱼图。聂黄的竹荚鱼图和实物几乎一模一样,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对着竹荚鱼画的。

聂黄说:竹荚鱼的尾巴像燕子的翅膀。背部有八个小翅膀,底部有六个小翅膀,尾部有三个小翅膀。

张辰亮解释道:“上下”的小翼数量并不固定,有的是“上下”,有的是“上下”,统称为“离鳍”。至于尾巴上的三个突起,并不是真正的鳍,而是凸起的肉脊。

海中的竹荚鱼错误的地图

而聂煌并没有亲眼见到海措图中的所有生物,有些只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想象。

张辰亮说,“他观察到的更像一幅画,他没有观察到的更有想象力。”。

比如美人鱼...这可能是我们见过的最丑的美人鱼了。

现代人都很熟悉美人鱼这个概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人鱼的传说都在流传。

《山海经》中多次出现红鳐和美人鱼,说他们有脸,有声音,有婴儿。

《晋代博物志》记载,鲛人会纺纱,身体还是鱼形。

宋代《聊斋志异》中对美人鱼的描写更像是一个人:红衣服,两个乳房,头发凌乱。

在国外,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深入人心。大家小时候都相信美人鱼一定是“漂亮”的美人鱼。

但是,这个海错图的美人鱼真的是史上最丑的。

当一个广东人告诉聂黄这个生物的时候,他是不相信的。这太奇怪了,太丑了。

但当我看到《正史》和《正字通》都记载了这种“形似人,四肢五感,黑毛黄肉,背后有红翅短尾”的生物时,我就把它画进了书里——一个秃顶中年人,背上长着长鳍。真的是清朝的“灵魂画家”。

史上最丑的美人鱼

《海雾图》里说有人在广东抓了一条美人鱼养在水池里。“我不会说话,只会笑”,不禁让人想起儒艮。

儒艮是最像人类的海洋生物,现在一般认为是人们口中的美人鱼。

只是儒艮和聂黄画的美人鱼差别太大了,真的天马行空!

在考证过程中,张辰亮还发现有些生物只属于神话传说。

比如金龙鱼、燕龙等。在错海地图里,还有“鲨鱼变老虎”“瓦雀变蛤蜊”之类的奇闻异事也是扯淡。

有意思,就是看《海错图笔记》的感觉。

张辰亮说:幽默只是科普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让人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乐趣,还能获得知识。

而这与聂黄的想法不谋而合。

如“不要”和“容易”的龟脚。

龟足又名仙人掌、龟足、佛手壳,是一种甲壳动物。

幼龟的脚可以游泳和爬行。一旦找到合适的礁石,它们就会固定自己,逐渐变成龟脚。

底部要固定,抵抗海浪的冲击,所以特别硬。

它的头部向手指状的壳板伸出“细爪”,捕捉水中的浮游生物。

《错海图》中有一则关于龟足的轶事:

因其造型奇特,中原人不认识。

有一个中原人,在福建霞浦做官。他在市场上看到一只龟足,想买下来尝尝,但又想问别人它的名字,于是写下了“给我买一只看起来像非汉字或者易读的汉字的东西”。他的手下猜了半天,得到指示后买了下来。中原人一看,是这个!

如“不要”和“容易”的龟脚。

看来聂黄的玩笑和我的一样低级。

海豚:希腊灵兽,中国懒女人。

顾名思义,海豚是“海中之猪”。因为是哺乳动物,内脏更像猪,所以取名“海豚”。

无独有偶,欧洲人在给海豚命名时也有同样的想法。“海豚”来源于希腊语“子宫”,即有子宫的鱼。

海豚是聪明可爱的动物,这基本上是现代人的知识,但在古代,东西方的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江豚是画错了海地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海豚的形象并不好。

渔民认为海豚不吉利,捕鱼时抓到它们会生气。据传说,海豚是由懒女人变成的。他们用海豚脂肪点亮一盏灯,当它们被放在玩耍的地方时,灯就会亮,当它们被放在织布机前时,灯就会暗。

由此可见古人对海豚的厌恶程度。

相比之下,欧洲人对海豚的态度非常好。

根据传说,古希腊音乐家arion在船上遇到了一个歹徒,并试图杀死他。他要求唱完一首歌,然后跳进海里。一只海豚被他的歌声感动,救了他。后来,海豚成了夜空中的“海豚星座”。

欧洲人视海豚为精神动物。在古希腊,捕杀海豚甚至会被执行死刑。

吃是《海厝图》原著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了解生物学最常见的切入点。

张辰亮的《航海笔记》也与这本食谱十分相似。在许多生物下,他详细讲述了烹饪和食用方法,并配有食物图片。

“你不能只把动物看做资源。我在书里写得很清楚,如果一个动物可以合法捕捉,我会写怎么吃;如果一种动物现在很稀有或者濒临灭绝,我会把它的现状写下来,介绍一下古人是怎么吃的,怎么用的。」

海里有名的黄鱼

大黄鱼一直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鱼,蒜瓣,刺少。

著名的有鲁菜干烧黄鱼和宁波雪菜大黄鱼。鱼鳔还可制成黄花鱼果冻,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

价格比黄金还高的野生大黄鱼。

把鱼做成鱼干,古人称之为鱼。

《海断层图》中有记载:

“他是一条鱼鲨,但它长时间不漂亮了...但是一条石头鱼鲨,处处照顾好,时间越长越好。」

于是乎,大黄鱼就成了鲨鱼之首,清蒸鲨鱼喝或者炖肉都是非常美味的吃法。

冬天跳鱼和河鳗比赛。

跳一条鱼只是跳来跳去。作为一种鱼,它喜欢呆在陆地上。

这是因为它们对氧气的要求更高,只是简单地呆在地上跳来跳去。

中国的弹涂鱼有好几种,人们只爱吃大弹涂鱼,味道最好。

浙江宁波有句话叫“冬天跳鱼不如河鳗”。他们觉得冬天的泥裹鱼肥而不腥。

在彩弹上跳来跳去。

泥包鱼要用新鲜的鱼,才不会浪费它的鲜味。可以裹面糊炸,也就是椒盐跳鱼;

也可以用酱油炒咸菜;

最好的办法就是炒熟了和豆腐一起煮,也就是一锅乳白色的跳跳鱼豆腐汤,极其美味。

还有一些曾经存在,现在几乎灭绝的生物在海错图。

比如万娥。

《海断层图》记载了康熙年间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向郭(今越南北部)进贡的一种湾鄂。它长六米,金黄色,有装甲。

湾和湖北温暖。唐朝时气候温暖,海湾、湖北从东南亚蔓延到华南,人畜受害。潮州的官员韩愈也为此写过一篇文章《祭鳄鱼》。

到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人口增加,鳄鱼的栖息地被侵占,海湾和湖北基本看不到了。

聂煌只是听别人讲鳄鱼的故事才画出来的,并为此很开心。他认为他终于知道鳄鱼长什么样了,并很快为它写了一首赞美诗:

“鳄鱼是靠文字传播的,它的形状很难看到。远访安南,足以考。」

和大黄鱼。

大黄鱼的数量在清代非常多。

后来,由于推广一种无子女的捕鱼方法“敲”,并在产卵场和越冬场捕鱼。

现在野生大黄鱼很少了,被炒到天价。

近日,网上贴出的一份天价菜单引起热议。8个人一顿饭居然吃了40多万,菜单里还有一些有价值的食材,包括野生大黄鱼。

现在看聂黄《海断图》中对石鱼的赞美:

“海鱼石,长生不老。闻名中原,无处不在。」

充满了讽刺。

张辰亮说: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濒危海洋生物做出一些努力。比如陆地寄居蟹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沙滩上的贝壳。如果海滩上的贝壳都被游客捡走了,那它们就没有“家”了,你可以选择不捡贝壳。」

三百年前,民间画家聂煌因为对海洋世界的好奇,在清代花鸟为主流审美的时代,独自探索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世界。

三百年后,生物学爱好者张辰亮追随聂黄的脚步,进一步对书中提到的生物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科普,对不可靠的地方进行了纠正和解释,并编著了《海错图札记》一书,使之更加贴近现实,以当代博物学复兴了清代的奇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所有生命的祖先都诞生在海洋中。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从海面到几千米深的海底,生活着各种我们不熟悉的生物,亟待我们去探索。

参考资料:

关于海洋断层图的注记

关于错误的海洋地图的笔记:关于海洋生物科普的跨时代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