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附庸国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很多“诸侯国”,周边国家都愿意做中国的“小弟”。“诸侯”的意思是屏障和防御的意思,“属下”是附属。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附庸国,中国是他们的“宗主国”,形成了宗主和附庸国的体系。这种外交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诸侯国最典型的标志就是朝贡。

万国赖超

什么是贡品?其实是小国君主派遣使节携带财物(贡品)到另一个国家,以示臣服或结盟。当使者到达这个国家时,他向皇帝赠送礼物,表明外交关系的结束。中国是中国的一个王国。通过与朝贡使节交换礼物,显示中国与诸侯国的关系。当朝贡使团前来朝贡时,他们必须向皇帝中国跪拜,即使朝贡使节中有国王本人。外国使团如此奴颜婢膝能给祖国带来什么好处?

年年进贡,我们都知道汉朝建立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是汉朝最强大的对手。然而,汉武帝登基后,汉朝的国家变得强大了。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同时征服了魏国的朝鲜、福建和越南,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其他国家结盟。据说当时西域有50多个国家投降汉朝,这在我国历史上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汉朝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大分裂时代,直到唐朝才建立起庞大的宗藩关系和朝贡体系。据旧唐书记载?本学科第二?唐太宗尚记载:“新罗、龟兹、突厥、高丽、百济、党项也派使节进贡!”要知道,这些国家当时都是大国,后来日本也主动向唐朝进贡,建立了宗藩关系。

(向君主)致敬

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在唐朝短暂的繁荣之后,中国陷入了大分裂时代。北宋建立时,也主动向辽进贡。所以从北宋开始,中国就失去了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位。明清时期,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藩属国的宗藩体制。当然是“年年进贡,年年来朝。”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中国的天朝到了中国,温柔大方,诸侯国远道而来朝贡。自然,他们不能虐待别人,他们给的礼物往往超过贡品的价值。如果他们年年进贡,岂不是吃了中国穷?

东汉疆域

例如,公元57年(建元二年),日本南部的奴隶国派遣使节向东汉进贡,光武帝刘秀将一枚“汉奴王金印”送给日本使节。据说这个金印的含金量是95.1%。当时日本使者没带像样的贡品,却得到了金印,可见日本真的赚了不少钱。因此,外国使节乐于向中国致敬。

当然,诸侯国的频繁朝贡也让中国感到吃力。因此,朝廷明确规定了向诸侯国进贡的时间。明朝时,琉球是最勤政的朝贡国,琉球在今天的日本冲绳最多一年朝贡三次。清朝朝贡最频繁的是朝鲜,最多一年来两次。大多数诸侯国的朝贡远远超过规定的次数。他们真的这么尊重这个大哥吗?

因为中国物产丰富,不缺朝贡,所以这些国家可以借朝贡的机会大赚一笔。俗话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诸侯国争相向中国进贡,因为中国有利可图。这些诸侯国组成庞大的朝贡使团向中国进贡。这些使节来中国是做生意而不是纳贡,他们带的东西都是朝廷高价买来的。一把日本折扇,在国内可能只卖50铜币,朝廷会以400铜币的高价收购。一把品相普通的日本山城,价值200-300铜钱,朝廷至少要用几千铜钱买。

诸侯国名为尚宫,实为商。所以使节们争先恐后地把土特产带到中国,带的东西远远超过规定的数量,这和走私没什么区别。如果中国官员阻止它,特使会说,“这是给伟大皇帝的礼物。这是我们朝臣献给陛下的一点心意。”你可以堵住所有官员的嘴。使节们带着特产进宫,皇帝不可能让他们空手而归。除了按固定价格给钱之外,礼物通常是中国特产,类似于丝绸和瓷器。甚至会给中国铜币和纸币,这些奖励东西给诸侯王,诸侯王也可以奖励别人,给他面子。相当于告诉我的国人:我在国内有老板的保护,而且这次老板给了我一个红包,然后我会发给你们,你们都老实点。

万国赖超

但是纸币和银票在他们国家什么也买不到。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其实也不是完全没用。唯一的用途就是炫耀。物以稀为贵。当地人没见过这东西。甚至有人把大明的钞票贴在客厅墙上,供客人参观。对了,吹牛真的很可笑。明英宗和朱祁镇在明朝土木堡之变后被俘。从此,诸侯国就不愿意再进贡了。直到清朝建立,才慢慢恢复朝贡制度。

贡品任务的贡品就更奇怪了。暹罗(泰国)曾经向大米致敬。那时,庄稼歉收。皇帝得知暹罗国王会办事,非常高兴。毕竟当时超市没有卖泰国香米。一些小国的贡品可能只是几条鱼,甚至是龟甲(龟甲),从天上飞来在水里游。皇帝见过各种贡品。

所以,你应该知道藩属国向中国进贡的好处。除了赚钱,向中国纳贡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附庸国受到宗主国的侵略和保护。

只要他们进贡,就受到老板的保护。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中国在西域就有了很多藩属国。当这些国家受到匈奴威胁时,会主动向汉朝求助。因此,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监督西域各国免受他国攻击。比如公元前72年,匈奴攻打汉朝的诸侯国乌孙。当时汉朝的经济已经达到顶峰,国力强盛。宣帝决定出兵远征,并于次年派出654.38+0.6万大军分五路救援乌孙国。匈奴听说汉朝出兵,被这种战斗吓得鸟兽散。

汉朝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唐朝能与汉朝匹敌。公元663年(唐高宗隆硕三年),中日在朝鲜百江口发生大规模海战。这场战争的过程是这样的。当时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其实三国都是向唐朝进贡的,都属于唐朝的“小弟”。

众所周知,杨迪三次征服高句丽都没有成功,唐太宗也曾经在高句丽失兵。虽然高句丽屈服于唐朝强大的国力,与唐朝媾和,但是这个国家拒绝接受唐朝的管辖。所以公元600年,百济盟军高句丽入侵新罗时,新罗王向唐朝求助。新罗是唐朝的藩属国,唐朝不会不管。唐朝迅速出兵帮助新罗灭百济。

明天的战争

百济灭亡后,高句丽失去了一个盟友,从此被孤立。唐朝派苏、刘伯英、程明贞等将领攻打高句丽。再加上当时百济还有一些老臣组织了一些残兵败将不断抵抗唐军,然而反复抵抗都失败了,于是这群人转而向日本求助。而日本自以为“大变新变”之后就很厉害了,当时根本不理会唐朝。当时日本也想借机复兴其前百济殖民地“那仁”,于是趁机出兵朝鲜帮助高句丽。

日本(日本)出兵朝鲜,于是中日之间爆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百江口之战”。据《新唐书》记载,“(刘)在白江口与日本兵相遇,四战皆捷,烧船四百艘,烟烧天,火烧海。百济王丰离朝,王中圣、众志等帅降,百济平。”面对唐军,日本四战皆败,几乎全军覆没。因此,日本的海上舰队被彻底打败了。668年,百江口之战第五年,新罗与唐朝消灭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

万国赖超

其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出兵帮助诸侯国抗击外敌的例子。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中日再次爆发战争。1593年(明朝二十一年),日本内阁大臣丰臣秀吉入侵朝鲜,被中国明军击败,因此日本直到清朝末年都不敢轻易出兵中国。乾隆年间,中国帮助暹罗(泰国)抗击缅甸。清朝末年,朝鲜被日本侵略。清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即使自身难保也出兵支援朝鲜,最终与日本爆发甲午战争。尽管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失去了朝鲜宗主国的地位,但中国仍然不欠任何人。现在反而有些国家忘恩负义,联合起来遏制中国。

可以说,诸侯国向中国进贡,一点也不吃亏。反之,宗主国不好,哪怕是附庸国。当使者返回中国时,皇帝没有忘记归还礼物。当诸侯国受到侵略时,宗主国就会出兵相助。所以附庸国向宗主国进贡,总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