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安徽凤阳花鼓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一.导言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锣”、“双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式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在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其民间艺术形式的表演形式是一人或两人伴着锣鼓、舞蹈、歌唱。历史上艺人以此为手段外出乞讨,凤阳花鼓流传全国。清朝康乾年间,许多文人的诗词记录了凤阳古画演出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代中叶以后,舞蹈因素逐渐淡出民间凤阳花鼓,仅保留唱腔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两种形式。

凤阳古画早期演唱的歌曲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花调、王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个首都都曾被广为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化。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进行了改革,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取消了小锣,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鼓的特点,改名为“双鼓”。

第二,历史溯源

凤阳花鼓据说起源于明朝。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定凤阳为都城。因为知名度和文化不高,他把江南14万户,天下数千文人迁到凤阳定居,繁荣了京城的经济和文化。江南有钱人大多是地主权贵。把他们从沿海迁到内地,是朱元璋减少地主势力的重要举措。因为这些地主失去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失去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由于这些人不习惯淮河流域的旱涝自然灾害,经常有人逃往家乡,政府很快就颁布了禁令:“凡逃跑者一律枪毙。”所以胆小的人不敢逃跑,所以想尽办法偷偷逃跑。

据老一辈说,凤阳花鼓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相传创始人先用一根竹筒,两头包着羊皮,做成一个小鼓,再随意折两根树枝当鼓,就形成了今天双鼓的雏形。为了丰富和完善这一艺术,他还创作了自己的古画词,扮作乞丐,边唱边顺利地走回了家乡。后来这种方法被别人学会了,于是大家都学着唱,凤阳花鼓也因此兴盛起来。最早记录下来的歌词是:“我住在泸州凤阳,那里曾经是个好地方。自明成祖朱以来,十年有九年饥荒。”今天唱的歌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来是个好地方,但自从朱元璋出生后,十年有九年饥荒。”乍一看,最后一个字和第一个字差不多,但仔细品味,这里还是有很多文章的。第一个词的第一句简单说明作者的出身和现居地;第二句,他告诉人们,现在的住处本来是个好地方;然后第三句话道出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点名朱元璋对移民政策的反感。所以第四句,朱元璋被戴上了大帽子,说凤阳是个好地方,只是因为他当了皇帝,好地方才有了“十年九载”的局面。其实这个说法只是作者个人的愤怒。朱元璋是皇帝,这是历史赋予他的职责。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那种特定的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他怎么能控制和控制呢?作者把这种灾难的形成强加在朱元璋身上,明显流露出对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但是,我们也能从字里行间品味出作者的悲观,也能隐约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这种艺术的鼓词好记好唱,自流传下来就被穷人作为乞讨为生的工具。据老一辈人介绍,旧社会,艺人乞讨表演时,是三人一组干活,一个唱歌,其余的挨家挨户讨饭要钱;更痛苦的是,在大灾之年,家境贫寒的妇女被生活所迫外出唱歌时,往往会在自己的双鼓上系上布缨,意思是只唱不卖;戴绿布流苏的人,意味着他们既是在唱歌,也是在出卖自己,无异于化为尘土,任人摆布。其中一首鼓歌唱道:“我住在凤阳老城,三年大旱无收成。丈夫死后无望,不知是谁家。”有钱人家或者手头有点钱的浪人一听这话,立刻上前“求教”。一切尘埃落定后,歌手立刻跟着他,听他的命令和号令。如果歌手遇到一个身无分文的鬼,那就太可怕了。被侮辱后,他们不但一点都不会接,还会挨一顿骂或者一顿打。这种事情在旧社会很常见。

直到新中国成立,凤阳花鼓艺术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才真正有了她的新生命、新价值和新世界。虽然她在古代是悲伤的,但她在今天却充满了更多的荣耀。几十年来,凤阳花鼓经过艺人的不断加工和完善,演变到今天,成为宣传、教育、鼓舞人民的播种机。当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凤阳花鼓响彻四方:“都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好地方。改革的春风温暖人心,家家户户皆大欢喜。”据说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都备有粮食。歌词催人奋进,激情澎湃;鼓声催人奋进。今天,这种艺术独树一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达到了高雅的境界,充分显示了凤阳人民创造历史的艺术才华和伟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戏在城乡都比较流行。每当有喜事或贵客时,凤阳人总是热情地表演,以表达他们的快乐心情。古画的打法、舞步、花姿、唱腔都融入了现代歌舞技术。在保持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生动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古画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参与拍摄多部影视作品,并在全国获奖。凤阳古画近年来也走出国门,在日本演出,赢得好评。

第三,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用的花鼓是小腰鼓。到了清末,歌手为了方便外出表演艺术,把腰鼓改成了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约三寸;鼓最好用两根1.5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花鼓表演者一手持鼓,另一手用鼓棒击打鼓面,故名“双鼓”。

凤阳古画的表演服装也很精致。一般来说:顾,头上系着红色头绳的红花,上身穿着花上衣,下身着深色裤子,腰间系着深红色或深蓝色的围裙,脚上穿着黑色的圆头鞋和粉红色的棉袜;小姑子,头戴白色或花毛巾,身穿蓝色士林素色上衣,深色休闲裤,腰间系黑色围裙,黑色圆领布鞋,红色豆沙棉袜。

凤阳花鼓也有一定的演唱节目。早期古画人以娱乐和乞讨为主,唱法分为“坐唱”和“门口唱”。“坐唱”就是在街边的长椅上、作坊里、村头、私人客房里唱,而且多是长篇叙事。“挨家挨户唱”就是沿街乞讨,即兴编小故事,内容基本都是好运、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唱,女肩花鼓,男扛小锣,唱小调。清朝以后,唱戏的人通常是两个年轻的女子,一个打鼓,一个敲锣,齐声或二重唱,或由三人表演,由一位年长的器乐演奏家伴奏。二十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的美感,小锣被缩小。唱歌时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跳,唱完一段再打花鼓。建国后,凤阳花鼓多为群唱,载歌载舞,队形、击鼓方法、姿势也有变化。

凤阳古画唱腔丰富。它起源于当地的民间曲调,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精彩俚语,具有典型的民族音乐特征。艺人即兴创作大家熟悉的歌舞曲调,在乞讨和表演艺术时吸收当地民歌的精华。经过长期的融合,它们有了凤阳的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了新的曲调。凤阳花鼓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凤阳歌》、《王姐赶集》、《十杯酒》等。

第四,传承的意义

近年来,凤阳花鼓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承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原生态凤阳花鼓已趋于衰落,其丰富的艺术资源远未被挖掘。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

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艺术瑰宝,凤阳当地政府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成立了凤阳花鼓艺术学校,建立了凤阳花鼓艺术馆,组织凤阳花鼓民间艺人及其专业创作艺人对花鼓进行深入研究、收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