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效果更好。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必须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一.问题

1.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传统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完成教学大纲所教的任务,只要求学生记住知识。历史知识在学生眼里毫无兴趣,都是一套东西。学生的任务是记忆。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不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而是基于自己的感受,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受到很大阻碍。这种教学目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期的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上不灵活,只是机械地照搬。

2.课堂导入设计与历史课脱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前导入教学,他们把时间花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就是为了营造学生愿意参与的沉浸式教学情境。能够重视课前导入是一种进步,值得提倡。然而,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导语的设计,追求新奇、奇特、不同等。,并带入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冲突,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还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觉,使其无所适从。

3.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们通常用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分数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极大地改革了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多元化、程序化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提出了过程性评价模式,但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是简单的接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需要进一步完善。

4.教师没有完全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习惯。

在长期观念的影响下,有些老师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知识的权威。他们什么都知道,说什么都是对的。毫无疑问,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我对教科书一点也不怀疑。我觉得只要是课本上的,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一定是真实的。我不会也不敢质疑教材。所以学生上课其实是学习课本,听老师讲课。

二、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正确的历史教学目标。

开展课堂教学,正确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犹如大海中的灯塔。有了灯塔,海里的船只就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航行,不至于触礁或者远离正确的方向。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营造民主、平等、积极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不应该总是死气沉沉的,而应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单靠老师或学生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好,学生进入良好的状态,整个课堂效果就会好。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比如七年级《中国史》第一单元“祖国古代居民”部分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播放一段古代人的生活录像,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古代生活,增加他们了解古代生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历史教学。

3.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真正挖掘出教师教的亮点和学生的优势特长,也能看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学校作为评价体系的主体,应该结合学科、学校、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4.深入反思,不断学习,争取自己的水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要钻研历史课本,理解课本,把课本上的死知识变成老师自己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还要多学习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在反思中吸取教训,在纠错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