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市文化的保护措施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重点保护珍贵文物、优秀近代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北京老城区、风景名胜区及其环境的整体和传统风貌,继承和发扬北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1)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
(2)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完善城市和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体系。以保护老城为重点,坚持老城整体保护。
(3)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法。在政府主导下妥善处理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防止片面性,解决“建设性破坏”造成的矛盾,疏解常住人口,消除安全隐患。统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重塑老城区优美的空间秩序。
(4)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合理调整老城区功能,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强化文化功能,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增强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复兴,促进老城区可持续发展。
(5)坚持不断完善和创新保障机制的原则。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制化进程,调整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机制和体制。
测量方法
(1)分析总结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征,确定合理的城市社会经济战略,并通过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中实施。
城市要想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当博物馆,不能停止生产生活。对于名城的保护规划,重点是如何控制和引导而不是排斥发展,保持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发展战略要考虑保护城市中大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之齐头并进。大跃进时期,古城里建起了街头工厂。后来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发展,认为只有为了产值的工业发展才是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显然是不恰当的。研究历史上城市的兴衰规律,寻找与保护工作相配套的经济发展策略,如发展传统产业和旅游业,利用历史名城的知名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处理和保护干扰性工业项目时注意选址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土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尽量保护古城格局和历史环境,通过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展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地段,更好地突出名城特色。古城内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众多,建筑的高度和形式往往受到诸多制约。规划布局要为保护古城和文物创造前提条件。
(3)将文物古迹、园林中的景点、遗址以及在空间上表现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组织起来,形成网络系统,使人们容易感知和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很多文物古迹经过一些破坏后,失去了应有的空间关系和联系,看起来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规划应组织文物古迹、园林景点和各种暗示性标志物(如古树名木、碑刻、标志等。)在空间中形成网络,从而创造出有机的空间线条和逻辑线索供人们欣赏。洛阳计划建立历史标志物体系,日本东京组织零散文物建立文化旅游步道。这些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4)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其整体环境不失名城特色。
文物建筑毛巾因为老旧体积小,很容易淹没在新楼汪洋的大海里。如何让人变得富有?
第57页
现在,如何突出它们,提醒它们名城的特色,保护规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道路选线、建筑高度分区控制、重要古建筑、文物古迹之间的廊道控制,可以突出。比如苏州的北寺塔,是宋代保存下来的古塔。计划将城市主干道对着宝塔,使之成为非常醒目的重要景观和古城主要视觉中心之一,并控制几条主要的视线走廊,如借景拙政园、从沪宁线看作为城市标志。北京的大钟寺,原本是在市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北三环开通的时候,它的大门就露在这个城市环路上,很好的提醒了它的存在。
(5)规划保护范围,制定相关要求、规定和指标,停止建设性破坏。
只有在城市规划中划定各类保护控制区,制定相应的要求、规定和控制指标,严格规划管理,才能确保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建设中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