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烧上面的山谷,是晴天。为什么最后大雨滂沱,让司马懿活了下来?

《三国演义》成书于建兴一百零三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拒绝和司马懿去渭南。司马懿接连被打败,坚持不下去了。诸葛亮分兵,定了很久的田地;与此同时,马岱奉命在上谷(又名葫芦谷)挖深沟,多积干柴点燃东西,在周围山上搭起草房,诈作积粮之所,内外埋设地雷,计划烧死司马懿。一切准备就绪后,诸葛亮命令高祥用木牛马运粮食,引诱魏军;他还命令魏延设法引诱司马懿到上面的山谷。司马懿果然被骗攻蜀军大寨,同时与二子领兵杀上山谷,为的是让蜀军自始至终顾不上对方,乘势烧其粮草。结果司马懿父子在上谷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袭击,谷口也被烧毁,无路可逃。司马懿抱着二儿子哭,以为她要死了。没想到,突如其来的大雨扑灭了大火,地雷也失去了作用。司马懿立即奋力杀敌,还得到了部下的帮助,终于逃过一死。至此,不仅诸葛亮失望叹息,就连同情蜀汉的读者也不禁深感遗憾!

其实这个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据《三国志》、《舒舒传》、《舒威》、《明帝纪》、《金淑》、《宣帝纪》等史书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魏明帝明确表示司马懿拒守城墙,司马懿知道自己被诸葛亮打败了。所以魏军虽然偶尔和蜀国打仗。诸葛亮多次发难,甚至命人送女装给司马懿,企图挑衅,司马懿不为所动。又命辛毗为将军军师,他去祭典,被禁奏。两军相持100多天,诸葛亮未能与司马懿展开决战,最后病重死于五丈原。所以,《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蜀军败于魏桥,魏将军被查出假降,司马懿被诱劫寨而败,第一百零三回上面的山谷被烧,都是虚构的。

但是,作为一个小说家,如果罗贯中完全根据史实来讲述故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诸葛亮的死不会这么凄凉吗?罗贯中当然不愿意。因此,罗贯中为了成功塑造诸葛亮的“智”的形象,充分发挥了他的浪漫主义想象力,精心设计了上述情节。尤其是《焚上谷》,司马懿首先写道,他小心翼翼地打探诸葛亮的行踪,直到确信诸葛亮就在上谷的背后,并制定了一个牵制计划,可谓非常周密,非常稳妥;然后写司马懿终究还是被诸葛亮困住了,不得不抱着二儿子在熊熊烈火中放声大哭,等死。这个生动曲折的情节,再次说明诸葛亮的智慧胜过司马懿,让他的妙计再次大放异彩。

但蜀、魏两军不相持的历史事实终究束缚了罗贯中;尤其是司马懿作为魏军的主教练,未来还有一系列伟大的斗争和功绩等着他(司马懿死于251年)。罗贯中不可能像潘璋、精灵、秦朗那样,编造出自己被俘杀人的结局。所以,罗贯中虽然能对上面的山谷补上惊心动魄的一把火,诸葛亮在斗智中还是会再胜一筹;但我们只好安排了一场阵雨把火扑灭,让司马懿父子幸免于难,诸葛亮叹了一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这个“天”不是看不见的神,而是无情的历史。可见,历史演义的作者无论有多少想象的天才和虚构的自由,在基本的历史事实面前都会感到无奈!

无论如何,《燃谷之上》虚构的情节起伏很大,让读者紧张、激动、惋惜,情绪波动剧烈,产生了很好的阅读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与其背后悲壮动人的“秋风五张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为诸葛亮这一才华横溢、“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雄形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