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1,突破:

1934 10,闽浙赣苏区被围困四年。在王明的错误指挥下,敌人步步紧逼。广昌失陷,万年亭失陷,驿站失陷,石城失陷,敌人已逼近瑞金。

2.华丽的梦: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红军发展到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654.38+0.27万人。

3、十送红军:

1934 10,江西瑞金红军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65438+6000地方军留在苏区,苏区人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红军。

4.路在哪里?

1934 165438+10月粤北湘南,长征前夕,广东军阀陈下令军队放开防线,红军突破了粤军的封锁,长征开始了。

5、山川辽阔:

1934 65438+二月湘西和玉溪。

6.橙色是红色的:

1934 165438+十月湘南事变。

7、血漫湘江:

1934 165438+10月27日至65438+2月1日,红军在广西湘江上游的兴安、全州县、灌阳县与敌人苦战五昼夜,终于从全州、兴安渡过湘江,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对红军在湘江以东的包围。

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英勇、最关键的一次战役。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湘江后,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人。

8.新年快乐:

1935 65438+10月1,红军突破乌江界河,乌江战役打响。到65438+10月3日,红军主力以很小的伤亡取得了突破乌江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凭借乌江的天险在南岸拦截红军并彻底消灭的妄想,使红军从此在战争中取得了主动。

9.夜郎之月: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纠正“左”倾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10,夕阳如血:

过了赤水河,敌人调集了一支军队,企图歼灭红军。2月26日,红军主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击溃王家烈,攻占板桥,残敌逃往遵义。

27日,红1、红3兵团乘胜追击,在遵义以北击溃敌三个团,28日凌晨再次占领遵义。随后在遵义以南的中庄铺,打破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进攻,歼灭其第59师范师,重创第93师,战斗结束。

11,巴山蜀水:

4月1935四川北部、湖南西部、陕西南部。

金沙水岸12:

1935年5月,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红军到达金沙江后,找到7条船,控制了焦坪的两岸渡口。红军主力由这七条船从容渡江。两天后,敌人的追兵到达了南岸。红军主力已经过了金沙江。

13,喜极而泣:

凭借毅力,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金笳山。

红四方面军正在西进。先头部队攻下了毛公(今小金),其中一个出去投奔大卫。12日,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第一师在达维会师。

14,黑暗时刻:

红军过草地的8月1935,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穿越松潘草原遇到的困难是不可想象的。饥饿、寒冷和开满鲜花的泥潭都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然而,面对死亡的威胁,红军官兵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他们凭借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把艰难险阻抛在身后,勇往直前,在永恒的荒原上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团结奋斗、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

15,北斗高挂:

9月,1935,红军率领8000人离开张,秘密北上。同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永平镇,次日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

16,天高云淡:

1935 10,红军越过六盘山,到达吴起。10、19日与陕北红军会师。这次会议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

17,北北:

1936 65438+十月湘西川北。

18,这个国家多么迷人:

1936 10 6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王树增撰写的《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描述了长征在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生动、最感人的长征纪实作品。

扩展数据:

王树增历时六年创作的杰作《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长征的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来第一部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场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转移。红军转移的广阔场景在作品中真实准确地再现出来,震撼人心,感人肺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一个全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不可磨灭的信念。

作者充满激情的叙述做到了这一点,这在以往所有描写长征的文学作品中是前所未有的。作者王树增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书中许多重要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在书中,作者发扬了长征中体现的民族团结精神和不朽信仰;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许多关于这一伟大壮举的感人事迹,通过丰富的细节让我们更加贴近长征的历史。

展现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中国和全世界宣布,中国和他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途中,装备简陋的中国工农红军经常面对装备比他们多几十倍的飞机和大炮的敌人。红军青年官兵可以几天不见一粒粮食,日夜翻山越岭,然后进行激烈残酷的战斗。他们的勇敢,坚韧,不怕牺牲,举世无双。

在两万五千里的行程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支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的制服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态度是一样的。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军政精英,还是目不识丁的红军战士,官兵之所以像一个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项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队“杀了我,还会有后继者”。他们激情澎湃,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都认可的理想献出自己的生命。

表达了红军长征造就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转战十四省。几经波折,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骨干,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移到了西北,为发展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从1934到1936,他们突破了数十万敌军的围攻,唱响了战略转移的凯歌,这是人类现代战争史上由凡人书写的英雄史诗。

百度百科-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