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西周末年,周幽王带着一个善良谋利的郭师叔上台,残暴剥削国人,到处用兵,令国人痛心疾首。他酷爱赞美,生活放荡,为博而笑,不惜用篝火逗王子,失信于世;在皇位问题上,他弃职,被申厚照和骊山下的残戎族攻杀。西周灭亡,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历史上称为东周。

春秋时期是一个政治多元化的时代,也是西周分封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周朝封建主的发展趋于缓慢,而不同姓氏的封建主纷纷崛起,形成了春秋时期争霸、混乱的广阔历史景象。西周初分“八百诸侯”,春秋时分170余诸侯。一些小国成为大国的附庸,大国争权夺利,形成了春秋时期五大国争权的局面,史称“春秋五霸”。历史学家常说,春秋时期没有义战,可见春秋时期纷争的复杂性。据《春秋》一书记载,242年间发生了483次民族间的战争,有450个联盟被朝鲜雇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由此,周王室的权力被大大削弱,“礼崩乐坏”成为历史趋势。王朝没有权威,“礼乐从诸侯中征服”。

春秋末期,社会巨变。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汉、魏、赵三分天下。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昌杀了齐国的,田取代鲁,取得了齐国的政权。渐渐地,整个华夏地区形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

东周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经济文化加速发展的美好时期。社会生活中的宗教、礼制、兵制、刑法都在不断变化。西周的中央集权被其他国家瓜分。从春秋到战国,700余年间形成了“诸侯争霸”、“儒道出现”、“连横统一”、“诸子争鸣”、“士阶层兴起”等历史场景。东周各国的乐舞艺术在多变的社会、政治、军事和宫廷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有的为中国舞蹈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周期间,随着封建制度解放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出现了庶民阶层。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增强,社会生活中的言论自由和思想平等成为时代潮流。这些都为民间歌舞活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到了周代,除了在总结前人乐舞的基础上建立六朝乐舞等礼乐制度外,还早已制定了“采诗”制度,即采集民间诗、乐、舞之“风”。因为周朝的统治者已经注意到在诗歌、音乐、舞蹈的风格中有人民的感情和声音。体察民情,了解民怨民生,是巩固自己统治的好方法。另一方面,统治者的《诗集》也为丰富宫廷乐舞开辟了新的来源。所以“皇帝留风取乐”从周朝开始就成为一种制度措施,被历代朝廷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