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书院。

中国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1.应天书院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起源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人才辈出。所以《宋史》记载:“宋代之学,始于商丘”。65438-0998,邮电部在商丘举行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和睢阳书院,前身为杜南书院,是晋代后五代商丘人杨云创建的。它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北宋第二年(1009),宋真宗正式授应天书院,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应天书院改为官学,应天府书院也随之变更。李青三年(1043),改南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商丘)和国子监。北宋初,书院大多设在山中胜地,但应天书院却设在繁华闹市,人才济济。在晏殊和范仲淹的参与下,应天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有影响的书院。它是唯一升格为国子监的古代书院,也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2.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第72座南岳的最后一座山峰岳麓山下。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现在它是长沙文化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初年。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朱栋以尚书为潭州刺史。鉴于长沙岳麓山黄豹洞下寺庙众多,环境幽静,他接受了刘骜的建议,在原有僧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岳麓书院。新成立的书院分为五个报告厅和五十二个宿舍,其中报告厅是教师讲课的地方,斋厅是学生平时学习和住宿的地方。岳麓书院的格局,中间有讲堂,东西有一系列的房子,流传至今。有5个报告厅和52个自习室。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云被任命为潭州刺史。一方面,他继续扩大书院规模,增设图书馆和“礼堂”(又称“孔子堂”),并“塑十哲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争取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第一次向岳麓书院赠书,其中有《说文解字》、《易经》、《史记》、《玉器》、《唐云》等儒家经典。当时大学生的正式名额是60多个,奠定了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秀才石舟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发展迅速,招生名额增至100人,石舟本人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名“岳麓书院”,所以“书院名满天下,鼓不尽,堂不简”。到南宋时,岳麓书院达到鼎盛。

3.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北2.5公里的嵩山南麓,背靠季峻峰,面向双溪河。因位于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八年(公元484年),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寺,五代改太师书院。宋代理学“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祥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清康熙重建。

嵩阳书院历经一代又一代的多次增补和修缮,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密。书院的建制简洁、典雅、大方。

4.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也有“中华第一书院”之称。其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李勃,但它是南宋的朱所立。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五老峰南麓的后坪山麓(幸子县白鹿镇)。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座山围台,一条中流水(官道溪)。没有市场的喧嚣,却有春石的胜利。医院山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依山傍水,清幽幽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