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突破之王李自成葬在哪里?
李自成之死有了新说法:“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失败后,李自成没有出家,也没有去九宫山。而是转战粤北乐昌的金城山,在那里蛰伏六年,继续与清军作战。可惜被自己的叛军杀死,死在马背上。乐昌是最终目的地。”今年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明朝推翻崇祯王朝360周年。粤北乐昌市考古学家、中国农业银行乐昌支行退休干部西莉,近日借助国家图书馆的史料、大量民间传说和自己近20年的田野调查,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李自成死因的新学说,从而否定了史学界原有的“九宫山说”和“嘉善寺说”。据史书记载,明末有暴政,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号召米脂饥民起义。崇祯十七年,在军事家宋献策等人的协助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克北京,迫使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公园景山自缢,推翻了朱明王朝。但李自成进京后,以自我为中心,篡夺皇帝的角色,不听部下的计谋和劝告,执意前往山海关亲自远征吴三桂,导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结果,他被打败了。大顺军战败后,李自成、宋朝等一大批高官成为清兵追杀的对象。李自成于是率领大顺军残部南撤,走投无路。数百年来,关于李自成等人的下落一直众说纷纭,成为历史悬案。关于李自成战败后的下落,有一个关于楚庄王之死的新故事。目前在史料中能找到的故事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被地主杀害;第二个是“禅隐”的湖南石门县嘉善寺。粤北乐昌市的考古学家希尔最近提出了自己的“新理论”,称李自成的别名为“曹国公”。他在粤北乐昌市金城山的“永世金城”蛰伏六年,不幸被自己内部的叛军所杀,死于湘粤途中。又名李自成等,“夫人高与军师皆终于南岭。”据后山介绍,史料记载的李自成战败后,大顺军兵分两路,分别由、、牛金星率领的东路军和、高率领的西路军南下。据其考证,其实应该分为三路,即李自成原本在东路,但到了襄阳就分开了,自己率领的中路军经过荆州、利州、凤凰、广西龙虎关、连县。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根据希尔斯的分析,这都要归功于伟大的军事家宋献策。他巧妙地诱导清军从襄阳向东南追击假楚庄王,却隐瞒了真楚庄王从襄阳南下,从荆州渡河,到达湘北、湘西、桂北、湘南、粤北,甚至欺骗了清军和众多考古学家数百年。他说,李自成到了金城山后,化名“曹国公”,利用这一带地势险要的优势,开始修建大顺华南都城金城古城,并以此为根据地,与皇后高率领女兵的金鸡岭相对,东临军师镇守的青云,联合明抗清,直至被叛军所害。死后葬在金城山的深山里。后来,他被移至佛土聚云山。当地流传的一首隐逸诗,“前三山,后三山,流水前面转九弯;左有青龙倚御榜,右有白虎对马山。”比喻李自成下葬的地点。金城山,一座隐藏在群山中的古城墙,是广东和湖南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它位于乐昌市梅花镇西北部的乌江三角洲,距石平和梅花镇约8公里。近日,记者冒着烈日和37摄氏度的高温随山头爬山。金城山山势险峻崎岖,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山顶。山顶有一座麻石砌成的古城墙挡住了山路,半弧形顶的拱门只能容一人通过。西莉说,这是古代黄金城的城门。里面除了巨石形成的小山丘,巨石之间的间隔地带地形相对平缓。遗憾的是,由于常年没有人来过,这片区域已经长满了荆棘,无法往里走。指着深处,小山告诉记者,这一带是当年李自成的部队驻地。当时“万余人,泥瓦匠数千人,有常寨、大寨、方寨、元寨、盆寨等营寨”。绕过城门,从城门外的另一条山路走了约1公里,便来到一座题字为“万福仙”的庙宇,庙内供奉着一尊笔名为“曹国公”的李自成木像。庙外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断成两截。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文字大多难以辨认。但在小山的指引下,记者仍能看到几处刻有“曹国公”字样。西莉告诉记者,这块石碑刻于民国时期,是后人为了纪念“曹国公”而做的,石碑上还刻有“明末清初曹国公在此设寨,他用石碑表示“永生金城”。曹国公就是李自成。据小山介绍,“曹国公”为李自成,已被广东、湖南考古专家考证。但在乐昌的梅花区,人们代代相传,都说曹国公不姓曹,而姓李,人称李大人。西莉还说,当年曹国公有一万多部,几千个石匠,城墙、亭台、寺庙等石头建筑都标有龙形图案,象征着曹国公是真正的龙帝。明末清初,李才是真正的龙帝,除了李自成没有别人。他还指出,除了这些石碑、遗址和当地的民间传说,在晋城山区,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山顶可以屯兵,是英雄可以发挥的地方,这也为李自成屯兵提供了地理条件。此外,别名曹国公的李自成到过凤凰、龙虎关、邙山等地,当地县志均有记载,而军师宋献策、太子死于青云山的说法也印证了他的新理论。